微信分享图

“难忘那些事”系列之一三五

2019-08-23 15:11:32 刘仁刚 

  当书法成为共识(二十五)

  其实,写毛笔字不仅仅在宣纸上写,除了宣纸,还有古绢,要说感觉,这绢和纸还真是两码事。在宣纸上写字,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应该如何把握,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尽管角度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八九不离十。但在古绢上写字,可能不少人就缺乏实践了。

HSTlPHGNcwZ1meSlnSY8EyzkS4SJRMWLQrKpXaql.jpg

yuF6lfLUjShH2CJQC56jzvCEe3Ujlql2W71nB7yI.jpg

  我采用古绢,主要是书写长卷。因为长卷字数较多,画幅较长,墨色要求一致,所以,采用古绢会收到宣纸难以达到的效果。一是古绢原料是丝织物,比较有质感,裱完后能够表现出普通宣纸无法实现的厚重感,这就比较符合长卷内容的要求。长卷内容,多采用著名的“赋”、“铭”、“记”、“序”,如《前后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由于这些名著都是长篇,而且人们较为熟知,所以,除了保证字体纯正、严谨外,还要考虑质朴的着墨效果,相比之下,采用古绢就更为合适;二是古绢多为姜黄色或土黄色,接近于仿古宣,采用古绢书写,可以同时收到“复古”和“质朴”的双重效果。

kAAOkNzuGwkfvesI0LdHAmElEvsrkzOkshMoGM7d.jpg

lXFHrgF07Ma3GUivOHBZiQI1vtjCWo5iCiOxuERT.jpg

  采用古绢写字,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古绢不比宣纸,没有“洇”的功能,宣纸上着墨,可以通过宣纸的特殊功能,形成不同墨迹效果的形成和演变,可以通过蘸墨多少、停留时间、运笔速度、笔锋运用,而收到自己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其次,古绢作为丝织物,严格说属于“纺织品”范畴,纤维密集,纹理不清,所以“不吃墨”,蘸墨饱满会留存在绢上,不仅不会像宣纸那样,有规则地洇散,相反,会留在绢上一块“墨疙瘩”,久久不干,时间稍长会出现无规则洇散的状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算是“残品”了;三是在绢上写字,要注意墨汁的浓度变化,要不间断地加些水滴稀释,以免拉不开笔,又要避免墨与水比例出现错误,而造成前后墨色明显差异的情况。书写长卷,特别是在古绢上书写长卷,我认为把握好水墨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四是碍于古绢的特殊性,所以以此作为书写材料,就不要追求宣纸上的效果,要体现重墨,不行,要追求枯笔,不行,你只能抱着“三老四严”的态度,全神贯注,规规矩矩。

u5MAToZi3gPEw1SkLcLZikCv287od0Sx63uRcxvG.jpg

h2226rs0BNomGiYo0luHKJ19dnGtJyWSvr0Va6yq.jpg

  古绢,原本是古人用来画工笔画的材料,尤其我发现宋画以绢为材料最为普遍。而后来人们用来搞书法创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看中了它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效果,当然,对书写者也是个独特的考验,毕竟不同于宣纸,渲、染、洇等效果很难实现,只能实实在在地看字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思竹[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