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王叔晖连环画里最经典的爱情故事
2020-05-17 10:00:00 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叔晖称得上是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创作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生死牌》等作品,她的连环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许多作品发行量在百万册以上。

王叔晖(1912—1985),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女画家,中国传统连环画艺术的传承者和开拓者。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出版的辉煌历史上,她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王叔晖先生虽终生未嫁,一生却画了很多爱情题材的作品,将对爱情的理解、追求全部融入了作品中之。

创作中的王叔晖
《西厢记》

连环画《西厢记》 封面
《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作品,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爱情故事。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丫环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力,终成眷属,就连《红楼梦》中也有“宝黛共读西厢”的经典桥段。

《红楼梦》影视剧中的“宝黛共读西厢”剧照
王叔晖绘制的《西厢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优秀连环画作品之一,曾获得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著名画家潘挈兹评价王叔晖创作的连环画版《西厢记》“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

《西厢记 - 初遇》连环画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人民美术出版社将配合这次公布出版《西厢记》四条屏的创作任务交给了王叔晖。对于这部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一生的情感及几十年仕女画的创作经验。
四条屏是年画的一种,是农家喜爱的一种张贴画形式。每一个竖长的条屏上有4幅画面,4个条屏共16幅,情节连贯。

《西厢记 - 听琴》连环画
作品中的男性
王叔晖创作的几千幅作品中,男性人物很少,但她在张生这个人物的刻画上下足了功夫并注入情感。她为这个人物定下的基调就是:一介书生,感情专一。
兼具才情和气质的张生,是王叔晖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也是广大读者喜爱的形象。在《西厢记》的16幅画面中,张生出现了15次,换了七、八套服装,这些都是王叔晖的巧心设计。

《西厢记 - 听琴》连环画
为了满足读者需求,1957年,王叔晖又创作了128幅白描本连环画《西厢记》。
连环画精彩节选




……
更多内容欢迎购买人美图书
《孔雀东南飞》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 封面
《孔雀东南飞》原是乐府诗,后改编成京剧、越剧。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是根据京剧、越剧版本改编创作的。恩爱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妻,为争取婚姻自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作品中的女性
王叔晖在创作时,每天总是很早到办公室,打扫、研墨,中午也不休息,总是在不停地画画。

创作中的王叔晖
她擅长表现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女性,笔下的女性形象既有美丽善良的特点,又有忠贞刚烈的个性。
对于仕女画创作,王叔晖的美学观点是美而不媚。连环画《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坚贞的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虽然是对古代仕女的描述,却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手稿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手稿
为了能还原人物当时的社会环境,塑造人物性格,王叔晖对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画《孔雀东南飞》时,仅收集资料就用了两个多月,画上的服装、道具、发饰,都有实物根据。




连环画精彩节选




……
更多内容欢迎购买人美图书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连环画《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面
梁祝的传说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表达了对美好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虽然结局没有得到美满的婚姻,但结尾的“化蝶”却鼓励人们不懈追求美好事物。
作品中的身临其境
王叔晖擅长表现与描写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表现悲剧,但不失浪漫色彩。她的作品“戏味”浓郁,看她的画,就像在欣赏一出好戏。

连环画《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面
王叔晖认为 :“别瞧连环画这个东西小,要打算把它画好,并不容易。它不仅仅表现在画面上,那画面以外的辛苦就多了。打个比方吧,演员只管演戏,不必管服装道具、舞台布景,那些事各有专人负责。而这连环画呢?画家除了脚本之外,一个人都得管,连导演的事情都得担起来。”


连环画《梁山伯与祝英台》内页
正因为有了“导演”的思维,王叔晖的作品常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梁祝中最精彩的就是“化蝶”一幕,在王叔晖的笔下更加凄婉动人。
连环画精彩节选






……
更多内容欢迎购买人美图书
王叔晖对人间爱情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用尽一生描画着爱情的温婉与凄美。愿此刻你能在王叔晖的作品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大字大图连环画 传统故事精选》书影

点击“微店”
购买图书

复制“淘口令”
¥iPjb1Ljw7X6¥
打开手机淘宝 购买图书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总编辑:周伟
副总编辑:李滢
主编:金萌萌 黄宗亮 宫鸣宇
副主编:范雨萌 贾小川 张钟心
责任编辑:庄昕萌 王珏英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责任编辑: 谭维[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