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展中国】洪瑞生油画作品欣赏
2020-11-11 00:00:00 未知
洪瑞生简介
洪瑞生,1940年生于鼓浪屿。原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首任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艺术简历:
1959--1964就读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
1978,10,-1984,9,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任教。
1984--2000参与创办厦门大学美术系,首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油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美展、全国油画展及专题展。
2004--2005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创作大型历史画《雄风》(210cmx450cm)。
2011,11,--2012,12为印尼西苏门答腊峇达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最后的战将--SISINGAMANGARAJAXII领导族人征战荷兰殖民者》。(236cm×388cm)
2015,11,20-11,29,中国美术馆举办《闽南红·洪瑞生油画展》
2016,1,9,-1,17,厦门市美术馆举办《闽南红·洪瑞生油画展》
2016,2,4,-2,21,福建省美术馆举办《闽南红·洪瑞生油画展》
2017,1,19,-1,23,油画《鹭海雄风》参展厦门张雄书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一带一路"中国名家走向世界邀请展》。
2017,8,19,-9,10,油画作品《海边小路》、《鹭海雄风》参加由"当代油画"和"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融-当代油画语言研究展"。
2019,7,31,-8,14,油画《火龙果》参加"当代油画"与"乌拉尔美术馆"联合举办,在俄罗斯叶卡捷林堡乌拉尔美术馆的《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
机构收藏:
1992,-1995,油画《石工》《夏至》《五彩的集市》《鱼市》等多件作品由高雄琢璞艺术中心收藏。
2016,3,油画《暖风》《新娘房》等六件由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油画《印象·沙坡尾》由厦门市美术馆收藏
2018,12,油画《崇武渔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8,5,油画《南方的船》由"艺术厦门"收藏。
2019,9,油画《漆器和水果》由"当代油画"收藏。
序(节选)
文/艾中信
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个画家对自己的家乡风貌总有不尽的眷念和窃喜。洪君瑞生,生于鼓浪屿,自幼即喜漫涂周围的风物,美丽的景色培育了他的灵感,对那里的生活和环境产生着无穷的遐想。五十年代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于1964年毕业于吴作人教授主持的第一工作室。当时我辅助吴先生执行工作室的教学工作,深知洪君在油画艺术上有他自己的设想,他遵从吴先生"艺为人生"的一贯教导,注意生活和文化的积累,以修养作为一个画家必备的精神素质,静观默察,渗透自然,真诚执着,同化心灵,务求朴实、传情,总是踏实地磨练着自己,没有迎合一时风尚的取巧心理。洪君自毕业后,难得有畅情作画的机会,直到1984年,他被调到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系任教,才较为安顿。……出于自身的努力,探求不息,在艺术上却有不少创见,作品蔚然可观。在大多数描绘鼓浪屿、渔家生活和海峡沿岸风光的画面上,成功地处理了色彩的自我审美意识和南国真实生活中的色彩饱和度,体现出独到的纯静和丰富感。他自己的体会是:"在北方受到的美术教育(特别是吴作人先生所提倡的含蓄、沉着、丰富的色彩修养)结合对南方滨海色彩的知觉定势,两者互补,使鲜明强烈的色彩避免了浮躁和简单化、概念化。"在造型技巧上,他的想法是不强调光源和光影,放弃轮廓线的界限,使人物和环境产生虚实相生的交错融合,以加强画面的整体感。在油画技法上,相应地加强自主性,干、湿、厚、薄并施,或多层,或一遍而就,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他作画主张酝酿腹稿,明确形象画意,往往即兴而就,并不刻意于完善,但务求传情达意。作大的构图也未必有完整的画稿,常凭借直觉,於探求意象中逐渐深化,竭力避免受定稿的约束。……我曾有幸在五十年代游览鼓浪屿,对那里的渔家印象极深,时隔三十余年,现在看到洪君的许多佳作,深爱其色彩语言充分传达了繁荣兴旺的时代气息,今选辑印成册以供同好欣赏,因为之序。
1992,春
《崇武渔妇》91x91cm布面油画200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瑞生的画(节选)
文/王恤珠
著名油画家、教授
我翻阅洪瑞生的画册,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孜孜不倦的老画家在暑热中工作的情形,我佩服他对油画专业的精诚、毅力和执著。我和他相识是在1984年,……他的两张脍炙人口的大幅油画创作,我都亲眼目睹。他坚持信奉他的恩师吴作人先生"为人生而艺术"的教导,注重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积累,真诚执著,踏实地磨炼自己,……这在他2005年12月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创作的大型历史画《雄风》(210cmx450cm)上有明显的体现。2012年末他又为印尼XILALAHICENTER峇达博物馆创作的大幅油画《最后的战将--峇达王率族人征战荷兰殖民者》上,有更进一步的发挥,在70多岁时独自完成230cmx380cm这样一幅大画,是很不简单的。为完成这两幅大画,他各都花去一整年的时间。……瑞生是出生于鼓浪屿的本土画家,他的油画题材多取材于闽南的渔村生活和厦门鼓浪屿的绮丽风光,由于他谙熟闽南的文化习俗,因此在扑捉和处理题材上有他独自的切入角度;又由于他在油画艺术上有不少他自己独特见解,因此他在艺术表达与深化方面有他自己独到手法和语言;所以,他的画蕴含浓浓的闽南韵味,旨意与格调颇为耐人寻味。他有意放松形象的轮廓线,从而使形象与背景溶于一体以达到画面的协调与装饰意味。画面色彩饱和而又含蓄,他的红色特别值得称道,庄重、丰富而不浮躁,与闽南的红土地、红砖厝、红庙宇、红家具等等--特别与闽南人的内心期盼--息息相关,在他的《冬日的鼓浪屿》《晨妆》《渔家客厅》《涨潮》等等作品中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艺术特色。瑞生在中国油画发展前途的思考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他认为油画中国化不能理解为简单地把油画画成中国画(特别是舍弃色彩的艺术表现力);而应重点在于对中国画传统的美学法则的深入研究上,然后再转换到油画上来。……。
写于厦门
2013-12-31
《涨潮》73x100cm油画1996年
(私人收藏)
艺·评
文/尚辉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美术》执行主编
洪瑞生数十年对于油画艺术的探索,显现的既不是他对于历史与现实题材进行史诗叙事的兴趣,也不是他对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或风格图式的追逐,而是对油画本体的油彩意蕴以及闽南地域独特的色彩谱系的摸索,他画出了鼓浪屿的阳光、画出了阳光普照在闽南红土地的那些风物上所弥散出的炽热温度,他发掘了闽南油画这个地域性特征相对完整的光色谱系。如上述对他的闽南风景色彩谱系的分析那样,他后期的这些人物画作,都体现了他对土黄色系、棕褐色系和蓝绿色系的提纯与再度发挥,尤其是《大集市》三联画,可以说是他花费十余年时间探索闽南本土光色谱系在人物表现方面的集大成之巨作,也是他继《五彩的集市》之后将表现性与光色融为一体的佳构。全画以土黄、土红和铁红为画面基调,表现了闽南璀璨的阳光下惠安女赶集的热闹场面,但画作并不以叙事为归旨,而是借此以色彩捕捉那一片灿烂的阳光下斑驳的光影与单纯的色彩谱系里呈现的丰富变幻。画作最亮的地方是画幅中间和右上侧用金土黄反复堆塑出的阳光下的人群与逆光的绿荫,其它部位则相应通过棕褐与深绿、翠绿来调整画面的冷暖与明暗。可以说,画家是在纯度极高的色彩里并在为数不多的颜色限定中求得冷暖与明暗的变幻,以此彰显画家对单纯与丰富的色彩创造。在笔者看来,洪瑞生的那些发掘了闽南地域性光色谱系的油画以及浑朴厚实的笔触,同样体现了这种于单纯中见丰富的色彩真谛。基于此,他在绘画被日益图像化的当下对油画色彩意蕴的本土化探索,也便显得尤其可贵。笔者相信,他对闽南地域性油画人文特征与色彩谱系的探寻,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与赞赏。
《大集市》三联画油画
130x112cmx3幅2002-2014年
《石工·午餐·岁月·哺育》布面油画140x290cm1983年
(高雄琢璞艺术中心收藏)
《暖风》91x73cm油画1998年
(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新娘房》51x61cm油画1993年
(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海边小路》135x120cm油画
2002-2015年
《鹭海雄风》布面油画97x130cm
2014年
《秋实》80x65cm油画
2008年
《丙州村里的红砖厝》60.5x50cm油画
2017年
《渔家趣》65x53cm油画
2017年
人物作品欣赏
《餐厅》91x91cm油画1998-2003年
《林中》55x39cm油画1998年
《辉煌》151x117cm油画2003年
《竞之乐》100x86cm油画2007-2009年
《悠扬》68x52cm油画1981年
《戏班子》72.5x91cm油画
1995--2018年
《持花少女》61x46cm油画1986年
《红头巾妇女》34x35cm油画1986年
《黄头巾女孩像》42x35cm油画1975年
风景作品欣赏
《静寂之诗》(睡莲三联画)
160x63cm+160cmx105cm+160cmx63cm
油画2008-2014年(私人收藏)
《天光》82x220cm油画2008年
《春秋》125x56cmx2幅油画2010年
《鼠年春分》100x72cm油画2008年
《深山土楼》80x60cm油画2006年
《碧海红云》41x50cm油画1985年
《土楼·岁月相依》55x65cm油画2017年
《春江水暖》73x60cm油画2011
《山歌》53x65cm油画1996年
《山云相伴》50x73cm油画2016年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419])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