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讲堂】品读经典·比较经典·选择经典·继承经典--陈训勇
2020-09-18 00:00:00 未知
时间:2020年9月12日 14:30-17:00
地点: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参加人员:中国书画研修班学员
主讲人:陈训勇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陈训勇名家工作室高研班导师,广州大学艺术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品读比较经典 借古人眼睛看自然 授课伊始,陈训勇老师为学员们梳理了从古至今的艺术名作,通过欣赏历代名画起源及梗概,了解历代花鸟画的演变过程,明白成为经典的必然条件和时代背景承传关系。
课程中,陈训勇老师从原始社会的黑土岩画《猛虎捕食图》、新石器时代的《方钵猪纹》,到汉代马王堆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晋代顾恺之《烈女仁智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等等,再到宋代梁楷《泼墨仙人图》、文同《墨竹图》,以及米芾、马远、苏轼等人的作品进行了一一导览,同时对重点作品解读赏识。
在陈训勇老师看来,除了单个作品的解读与欣赏还不够,还需将历史上不同时期书画大家的名作进行了对比分析,比如名马、牛、鹰、猴、虎、山水、梅花、竹、荷花、兰花、菊花、蚂蚁等从古至今的代表名作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表达与特点。“在比较学习中,你会看到不同艺术大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就会更理解背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好与坏。”
传承后 再创作属于个人的经典之作
针对绘画界存在的艺术表达雷同的情况,陈训勇老师指出,纵览历史上的名家之作,就会发现历代名家著称于世,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符号。比如韩干、徐悲鸿都擅长画马、郑板桥画竹、齐白石以画虾见长、关山月擅梅。陈训勇还举例到,自己就是以画蚂蚁为个人经典诉求。因此,陈训勇老师指出,一方面在名画名作的比较的过程中,还要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与精神表达。同时认识“品牌”符号的重要性,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作进行临摹。借古人眼睛看自然,在过程中,悉心体会,然后学习掌握理解笔墨语言,手法、审美、六法要论、美学规律,色彩规律、构图规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在不断的学习比较中,最终按照自己已选的主体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写生,根据搜集素材进入创作阶段,创作属于自己的经典。”
事实上,在教学中,陈老师一直注重,只有发掘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才能让在大写意文人画的创作中真正做到心画合一,成就每个独立个体自己的经典创作。随后,陈训勇老师还在现场为大家演示创作,将笔墨运用的要点为学员们进行示范性讲解,学员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从理论到实践转化演变。
(图说:陈老师现场示范大作《大富贵 真如意》 69 x69cm )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