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经-牛王》一一地景主题雕塑创意阐释
2022-12-26 10:20:41 傅榆翔
牛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象征与精神图腾,也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重要典范,是不倦劳作的坚韧生命,牠始终眷念着土地的深情和博大,也饱含着离别与无奈的感伤。
在时代的困厄中,牠累累以善良、希翼以及壮烈的姿态俯下头颅,亲吻这片时光递嬗到二十一世纪的温厚与缠绵,希望这样的祈愿能再次幻化出我们人类次第花开的智慧和面向更久远的坚定。
生命眷念着大地的深情和博大,个体和集体总会在不同时空中面对与抉择,但总会有惜别与告慰、回望与祈愿。
牛在中国文化当中是一种非常吉祥的动物,比如说老子骑青牛出关,紫气东来等寓意都非常吉祥,也是一种很有智慧的表现。
牛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的意义:
第一象征意义:先祖图腾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都崇奉炎帝与黄帝为先祖。据发掘考证:炎帝原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天台山。他生活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阶段的早期。据《山海经》记载:炎帝牛首人身,实际上,其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因此,古代的星回节(年节)活动都与牛祖先的崇拜有关。
第二象征意义:创世神话
传说远古时期,炎帝率领他的部落在西北方沿着大河游牧渔猎,后来到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他以牛舌的嗅觉尝草,以牛眼的敏感识谷,以牛的气力移山倒海、造田兴农,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象征意义:牛王护神
牛成为民间的保护神,渊源于远古的动物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风俗。近代民间供的牛栏神也是拟人化的神灵,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
第四象征意义:椎牛祭神
远在史前时代,原始人就已经用牛骨随葬,这是椎牛祭神之始。商周之后,祭神与征战同样重要。在安阳考古中,也发现了大量杀牛祭祀的遗迹。当时祭天祭社也用牛,用牛等大牲畜祭祀为大牢或太牢,以羊等小牲畜祭祀为少牢。
第五象征意义:儒子精神
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耕的是地,挨的是鞭,割的是肉,流的是血……遇强不示弱,遇弱不逞强,工作最得意时就是被人牵着牛鼻子……这就是牛的儒子精神。
2022.12.25.重庆: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