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致长安画家吕重阳

2024-06-07 17:30:36 未知

撰文:邵养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e66349bb9bc1958640af78ad5104f240.png

吕重阳,艺术践行者学者,中国南北宗派绘画融合继承人。

中国绘画,自诞生以来,以其重意境、重思想、重精神道义为特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425d8eba1d297adf9f1da34dccd5a449.png

画家吕重阳近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0775a4d09e41514b84a8af18ce40210a.png

吕重阳(左)2005年与已故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遗孀廖静文(右)先生北京合影留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43b3d84cb41ab382c4ae08a25f403f4e.png

吕重阳(右)与刘文西(中)、陈光健(左)老师、安启元(中后)先生在画展上留影

唐尚工、宋尚巧、元尚意、明清尚变……当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充斥世界每个角落,追求科学至高无上的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每一个领域——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等。

而后,在后现代思潮的背景下,追求个性、追求技法的突破,追求艺术思想的成熟、追求生活与精神被多角度的投射与表达、尊重、守护;追求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产生新的笔墨构成——便成为每一个国画家的不可回避命题。

画家吕重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脱颖而出的。

吕重阳,原名吕溪行,字詹,号“重阳宫门下”、“重阳道人”,别号少白居士、少白、少白翁、胤卿堂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af6f93886dabf014b1e3ae7d4e9fd59c.png

吕重阳作品《国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b64433f58926c48d200750ac4a8f8ca0.png

吕重阳(右)与著名作家贾平凹(左)先生在新唐宾馆留影

这位后生,1970年12月生于享誉中外的古城长安,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有着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绘画理论做基底,这是半路起家的画家同道所没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学苦练,30年如一日,游学走遍神州名山大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b807468ffe2ef3587e97341bbff0a00b.png

吕重阳(右)与张保庆(左)先生2007年中秋节在陕西美术馆展览上合影留念

踏遍五大名岳,游历长江、黄河水系各个山脉, 攀登过昆仑山、天山,每每于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庐山,峨眉山和南岭等地考察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徜徉深居浅出于邻近故乡的秦岭山中。

数以万计的画稿磨炼与古迹临摹,终于2013年底,吕重阳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中国画新皴法:“牵筋掣骨皴”(筋骨皴),也叫“执鞭打猴皴”——骨为方,筋为圆,二者刚柔相济,有机结合,互为因果。好比孩童时期一种执鞭打猴游戏运动(“打猴”是一种儿童游戏,“猴”这里指是一种手掌大小木制圆锥形旋转陀螺。底部锥尖镶有金属圆珠,用时,拿鞭稍软线缠绕圆锥上部圆柱部分,将之置于地面平处,用力一拉开,“猴”就开始旋转,继而挥动鞭子把手,用鞭稍软部同方向抽打旋转陀陀螺(俗称:“猴”),使之继续旋转不停——游戏便如此进行。)鞭的手柄叫鞭把儿,是一段20CM至60CM左右长的直木柄,紧连着 毛发粗细的一束软质钢丝,用软麻裹在钢丝表面,往鞭稍末端部分逐渐变细,最细处纯麻无钢丝芯儿。挥动直鞭柄(如骨),柄牵动钢丝束与裹麻鞭身(如筋),钢丝束连动稍尖纯麻部分(如皮肉)——好比人或动物骨骼、肌肉、皮肤做一个有机完整的动作的状态力度呈现,筋骨、肌肉、皮肤有机配合,协调运动。这也就是“牵筋掣骨皴”的来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64ce183362deca2ef79aa804a97c6e4b.png

吕重阳国画作品《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牵筋掣骨皴,不同于传统的斧劈皴、披麻皴等。它与传统“折带皴”相左右,将折带皴包含在其中,丰富了折带皴的“折”字部分,使“折”的曲折变化丰富,使“带”字部分变化多彩,有了“连带”的意动词义,使得直线与曲线“带动、牵带”着接一起——骨法用笔,正逆、连绵、起伏、腾挪、辗转、挫笔、暗过、蹲、顿、驻、蹙、衄、捻、转、折,折钗股、屋漏痕等。以行草笔法表现为主来表现大自然山水的丰富多彩,已经脱离了“折带皴”范畴,骨连筋、筋骨生肉、肉生皮,有弹性、带韧性。因而命名为“牵筋掣骨皴”或“执鞭打猴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fea319d1c52481c43c342a29862f3e54.png

吕重阳(右)2006年在西安群众艺术馆与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左)老师合影

而我觉得称之为“执鞭驭马皴”更为贴切,想一想,执笔如奔马动,马在奔跑中,被骑手根据地形、凹凸、需要的不同,或连续、或快或慢、或停、或行、活悬崖勒驻……等而操缰,种种笔墨变化表达更加易理解?或许着眼点不同吧。

黄宾虹五笔七墨,平、圆、留、重、变,干湿浓淡焦积宿,参以牵筋掣骨皴,表现山水、花鸟、人物是吕重阳老师画法的主要特点。

读一读吕老师自撰的《自嘲》诗——

艺海淘沙醉沉沦

年光虚度五十春

未见东海蓬莱境

高搁笔墨卷欲焚

思陷囹圄何足论

半腹囫囵未持矜

藉慰千古人文地

丹青万卷映诸君

……

会有一种如鱼在水的感觉,仿佛我自己又回到了中青年那个时候……精力充沛、踌躇满志、心怀天下......

在诗词歌赋方面,他时有佳作呈现;于琴棋书画伴随,他无愧雅士境界。

而他谦和谨慎、乐观豁达,时常口吐莲花,不经意惊动四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3bcfb02f0b321de3b30475498708596e.png

​吕重阳(右)在个人画展上与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左)合影留念

几乎20的时间,他远行游历,在探索发现中体验风土人情不同,在不同风土人情中体味生活奥秘。

尽乎知命之年,他博览群书不辍,在徜徉艺海中洞悉史典,让思索于古今奇文中交汇流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d2832bdbc99060803d783c49f732c103.png

吕重阳(右)与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左)先生座谈留影

非宁静无以致远,年轻的吕重阳老师,有着成熟的胸襟格局;非淡泊无以明志,平易随和的吕重阳老师,骨子里实则不屑伍与俗流。

是为人兮!

是为品。

是为学兮!

是为问。

是为才情,

是为思想,

是为不可多得。

多年来,我们喜悦于他对美术界的重要贡献;欣赏于他对中国绘画的笔墨创新。我们期待他有更大作为,为艺术本真,也为我们自己赖以存在、延续精神的家园。

2012年初稿——2014年5月定稿于西安南郊。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