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书难俱老境界如深潭
2010-08-31 10:46:15 李培
刘佑局入编《艺术大师三人行》
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编撰、中国文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大型书法集《艺术大师三人行》,收入了当代书坛较具代表性的人物刘佑局等的作品。日前书法家刘佑局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人们说你作书笔走龙蛇,吟诗泉思如涌,你怎样评价自己?
刘:我是一个苦孩子出身,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我读书不多,经历过艰难的岁月。但我爱好文学,也爱好书法,我用饱蘸生命激情的笔去抒写艺术和美好的人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的诗歌就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没有雷声的高谈阔论,也没有和风细雨的蜜语甜言,青春的火焰猛烈一击,把天地照得通红,啊,闪电!揭示了一条生命的哲理:宁可活一秒去照亮世界,也不愿在阴暗的角落苟活万年。”这首诗被收入《当代千家诗选粹》,它诠释了我的生命观,我作书多写自己直接创作的诗,直抒胸臆,无不痛哉快哉。
记:作为《艺术大师三人行》的入编者,你怎么为自己定位?
刘:我不是什么“家”,更谈不上什么艺术大师,我只是艺术世界的一个善行者,用我的艺术视角去观察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
记:你在北京、广州、杭州、西安等地的展览影响很大,听说有很多藏家都要收购你的作品,但是你一张都没有卖,难道你不想在这个名利的世界获取更多利益吗?
刘:名利和物质是人类生存低层次的需求,许多人走不出名缰利锁和实用主义的藩篱。我也有对名利和物质的追求,但我能够解读名利和物质。我曾收藏许多名家的作品,如果按照今天的价格,这些作品至少值几百万元,但这些作品我都送给人了。
记:听说你吟诗来得很快,上世纪90年代初,你在北京参加“京西笔会”,信口拈来一首书写乡间情怀的诗,至今还使人朗朗上口。还有你的书法,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代表作呢?
刘:当年“北京京西笔会”有60多位书画家和诗人,有位老画家画了一幅《老村图》,我未打草稿当即在画面题上“老翁为何夜不眠,眺望窗外月无边,小狗不知村中事,隔门时叫两三声。”在场的艺术家都说这是一首很有乡间气息的田园景色诗。我刻在泰山碑林的“东岱凌空吐九霄,银河翻落一天潮,纵然环宇成泽国,狂笑岂折太岳腰”。我觉得泰山是有“责任”的,它能挡九天风云,隔四海狂涛,巍然屹立就是它的“责任”使然。所以我很提倡一个艺术家要有良知和责任。至于我的书法,我认为还没有真正的代表作,人书难俱老,境界如深潭,在我的生命里只有追求,没有终点。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