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院画杰作《汉宫秋赋图》现身保利秋拍

2010-09-30 17:28:33 未知

  尽管现存宋院画中,偶有冲破宫廷院画规矩束缚而创作的一批佳制,如李唐《采薇图》、传为陈居中《文姬归汉图》等,都是借前朝故事来讽诵现实,表达某种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仍然是那些反映宫廷皇族好尚的作品,多为命题之作,以形式新奇优美而表现闲情逸致取胜,如被傅熹年先生推定为“可以视为南宋宫苑建筑的写真”的李嵩《夜月观潮图》以及“可以从中看到南宋宫廷奢华生活的实景”的《金明池争标图》等类。而即将登上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的南宋院画《汉宫秋赋图》也是其中之一。

  佚名(宋) 汉宫秋图 19.5cm×166cm

  设色绢本 手卷

  这件被收入《石渠宝笈续编》的杰作,所置的背景虽然是汉宫故事,画中表现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却是典型的南宋宫廷苑囿。傅熹年先生曾盛赞李嵩《夜月看潮图》画中的建筑物“用界尺画出,线条劲细,笔笔不苟,外形比例优美,空间虚敞通透,梁柱斗栱表现准确,装饰华美,可以视为南宋宫苑建筑的写真。”以此移赞此卷《汉宫秋赋图》,也堪称恰如其分。比如画中所绘屋顶多单檐歇山式、檐口平直而屋角不甚起翅,屋顶正脊及四周垂脊顶端都以带弯角兽头装饰,屋顶的形式兼有单纯的两面前后倾坡及十字形的,门窗一概是格子棂,此外如卷尾的板桥为单孔方形,桥呈梯形,孔上桥板为孔两边若干木柱架横梁支撑,桥面两侧加木栏杆,诸种建筑样式都多见且仅见于传世宋画,如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刘松年《四季山水图》、萧照的《中兴瑞应图》、马远《华灯侍宴图》、李嵩《高阁焚香图》。而明显出现在此卷中的落地长格子门,则是自南宋始有的装修手段,傅熹年先生曾专文详细讨论这种样式的产生时间,“应是始于南宋初,至中期光宁二宗大盛,……这种装饰极可能南渡后因皇室贵族不适南方气候,而创制的可拆卸的保暖方式,故盛行于南宋宫苑贵邸。”

  汉宫秋图卷

  此外,画中人物服饰如宫侍戴下垂之软角头、女子服饰对襟、女侍圆领梳双丫之类,都可在宋画《瑶台步月图》乃至宋徽宗《听琴图》中可以见到。而卷尾无围栏的榻上的长方瓷枕、榻边几上的影青持壶以及散见卷中的阮、典颈琵琶等陈设布置、乐器,又都可见于南唐王齐翰《勘书图》(今藏南京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蕉阴击球图》(今藏故宫博物院)、《女孝经图》(今藏台北故宫)、阮郜《阆苑女仙图》、南宋《竹林拔阮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而此种陈设样式与前之建筑风格,在宋后的画作中却几不可见。

  汉宫秋图(局部)

  又《汉宫秋赋图》卷中绘庭中芭蕉边湖石,用鬼脸皴,呈圆涡状,与故宫所藏宋徽宗传世《宣和睿览集》册之一《祥龙石图》画法极似;卷末山石以淡赭打底,再用苦绿、花青烘染,色彩明丽沉著,颇有立体效果,其画法与现藏波士顿美术馆的北宋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卷》几同出一辙。可知三卷绘制年代当极接近。

  

  汉宫秋图(局部)

  作为沪上有“收藏经籍书画金石之富,海内瞩望久矣”之誉的小校经阁主人刘晦之(1879-1962)先生的旧物,清宫旧藏的《汉宫秋赋图》卷此番付拍,预料将成为艺术市场最大焦点之一。

  汉宫秋图(局部)

(责任编辑:张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