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琴音色若不佳 收藏价值并不大

2010-12-13 08:37:04 谢敏

有古琴近日拍出1.3亿创新高,藏家提醒琴的功能是弹奏,音质手感为关键

北宋年间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琴拍出亿元天价。

  12月5日晚,在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上,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以1.36亿元成交,刷新了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创造了世界乐器拍卖纪录。这也让古琴一时间成为收藏界关注的焦点,不过东莞却有琴友表示,并非所有古琴都具有收藏价值,必须是能弹奏的古琴才值得入手。而且,现代制作的,用料为200年以上古木的仿古琴,也可考虑收藏。

  老古琴行情看涨 最低五六万起

  这已经不是古琴在拍卖会第一次创下天价,在11月15日,一张明代晚期的孔府“御书堂”乾隆御用无底蕉叶古琴在苏州以5800万元的天价拍出,并改写了去年11月明代“月露知音琴”拍出的2184万元中国古琴拍卖成交纪录。而在12月4日到6日,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勰一斋长物——— 胡若思藏古琴专场”继王世襄藏炉百分之百成交后,十张古琴再创“白手套”佳绩,总成交额达2850万元,其中胡若思藏唐·蕉叶铭文琴以672万元的高价成交。

  据东莞市古琴协会会长王可逊介绍,近年来,古琴市场一直都在上涨。他举了一个例子,他的老师就收藏了很多古琴,其中一把明代的古琴,老师三十年前收的时候大约两三百元一张,现在市场价格初步估计在100万到200万元。由于古琴自古就只有文人雅士才会弹奏,其古琴的数量也非常稀缺,有关市场数据表示,1949年之前的古琴不超过2500张,这也导致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据王可逊了解,目前一把清末民初,品相较为糟糕的古琴最低价格也在五六万左右,而一般品相的可达到10余万一把,好一点的则达到20万-30万元,而明朝的古琴,普通的价格也在50万-60万,品相好一点的在100万元以上。

  音质和手感是古琴品质评判标准

  王可逊和他的琴友也弹过不少老古琴,但其表示,尽管说古琴存放得越久越好,其在音色上更具有意境悠长的特点,但并非所有的老古琴就有收藏价值。

  在他和琴友所弹奏过的古琴中,其中8成左右的老古琴并不符合琴友的弹奏要求,再古老的古琴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弹奏,而若这些老古琴最开始斫琴就已经未能达到弹奏标准,就算存放多年也无多大用处。

  一般值得收藏的古琴,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大特点,好的音质和手感、完整和完美的工艺,当然,若是历代名人名琴,就更值得收藏了。有些老琴尽管具备这些特点,但因为出现塌腰、漆层剥落得太厉害、配件脱落等原因,需要修复的,这时候收藏者也需要注意了,老琴的修复也是一件高难度的技术活,有可能因为后期修复你就需要花上五六万的花费。

  王可逊建议,在对古琴的收藏上,收藏者最好是懂古琴或者喜欢弹奏古琴的业内人士,普通跟风者最好不要涉足该领域。

  当代纯手工仿古琴也可收藏

  相对于老古琴的可遇而不可求,对于广大爱琴之人来说,现代的仿古琴也同样具有收藏价值。王可逊表示,在他4年前买第一部古琴时,价格在8000元左右,但现在,同类型的古琴也需要2万多的价格。

  若琴友有古琴收藏兴趣,可以先从当代在业界有一定地位的斫琴师纯手工所打造的仿古琴开始着手收藏,工厂成批量所制作的古琴是没有收藏价值的。如在业界已经非常著名的斫琴师王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琴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扬州的斫琴师马维衡,其制作的古琴被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内外诸多琴家收藏弹奏。这些著名的斫琴师所制作的仿古琴,价格最低也在8万左右,高的已经达到40万以上。 目前东莞乃至广州都未能形成专门的古琴市场,一般均是通过古琴发烧友或老师来与古琴商家联系。目前东莞斫琴师仅王可逊一人,广州的陈宏也是很好的斫琴师。

  提醒

  古琴木料必须在200年以上

  不过藏家也要注意了,就算是当代古琴,其所制作的木料也至少需要是200年以上,甚至500年以上历史的。古琴所用的木料多为杉木和紫桐,只有老料在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后,其木料的油性才会被散发出去,木料变得松透,对古琴的发声才会有帮助。而作为琴人和斫琴师的双重身份,王可逊自己也收藏了6块500年以上的老料。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