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羽佳两千件藏品捐文博馆

2011-01-21 09:00:17 李梦

  图:粤剧名伶羽佳(左二)向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左)介绍藏品

  羽佳粤剧文物捐赠展现於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展出粤剧名伶羽佳捐出的六十多件粤剧藏品。该批文物包括粤剧服饰、剧本及唱片等,是文化博物馆粤剧文武生研究方面的珍贵资料。

  羽佳是本港资深粤剧名伶,去年其将保存多年的二千多件收藏,包括粤剧服饰、盔头、靴鞋和双头枪等捐予香港文化博物馆。羽佳以演出武打戏為主,故戏服中以武将衣装“靠甲”、武士装束“坐马”和猎装為多。另外,藏品还包括《英雄儿女保江山》和《春风吹渡玉门关》等约两百本羽佳演出剧目的剧本,可以帮助参观者了解羽佳四十余年的粤剧演出经历。

  除演出粤剧外,羽佳亦曾踏足影坛,参与过七十多部电影的演出,是伶影双栖的艺人。继一九四八年出演首部电影《哪吒闹东海》获观眾好评后,羽佳随后演出了《红孩儿》、《三娘教子》和《甘罗拜相》等电影,直至一九六七年拍摄完《樊梨花》,才正式告别影坛。这批藏品中亦包括多套羽佳出演的电影剧照及特刊。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在日前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致辞。她说,羽佳捐出的文物是香港文化博物馆首批完整的文武生行当专藏,这些文物对研究传统粤剧表演艺术和羽佳本人的演艺生涯,均具参考价值。為保存和弘扬粤剧文化,香港文化博物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蒐集粤剧文物,并得到多位剧坛名伶、学者和市民的捐赠,如今馆藏粤剧文物已逾二万件。文化博物馆特别设立粤剧文物馆,展出粤剧文物,并不时举办粤剧专题展,以期加深市民对粤剧文化的认识。

  展出六十多件藏品

  羽佳原名翟羽佳,出生於粤剧世家,四岁起便随父母练习粤剧的武功、唱功、关目和做手。一九四五年,羽佳初踏台板,与母亲合演《吕布与貂蝉》筹款賑灾,反应不俗。此后,羽佳随父母前往澳门、广州等地演出,赢得「神童羽佳」美誉。一九六二年,羽佳所在的「庆红佳剧团」与「大龙凤剧团」在北角皇都戏院首次以上下半场双班制演出,受到观眾欢迎,创当时粤剧票房最佳纪录。一九九三年,羽佳正式告别粤剧舞台。

  文化博物馆从羽佳捐出的藏品中精选出六十多件,在一项名為“羽佳粤剧藏品选粹”展览中展出,展期至四月十八日。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