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师古创新 胸罗丘壑

2011-03-17 14:49:43 苏渊雷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 “老庄告退,山水方滋。”那种反映小农经济田园生活风景画的兴起,正是历史的契机。隋初(六世纪末)展子虔著名的《游春图》,已为此后山水画开辟发展的途径,而当时欧洲的绘画还停留在人物与宗教画的阶段。唐时李思训父子以金碧青绿为主,王维以水墨淡彩相尚,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荆、关、董、巨、米氏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南宗山水画派,遂以确立。其影响且远及荷兰山水画与近代印象派,这些都已为世界艺术史家所公认。

  近读陈幼华的山水画,师古创新,自成面貌。益信山水画的传统依然未绝, 而境界日新未已。幼华一九五二年仲秋生于浙江温岭双峰山麓,春游天台,秋游雁宕,尽揽灵湫、绣谷、石梁、赤城之胜。于石涛所谓“搜遍奇峰打草稿”者,已优为之。

  性复酷爱丹表,转益多师。上溯宋,元诸家及八大、石涛,取法乎上;近复栖迟沪渎,得从当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游,饫承启迪。谓中国画应以传统为重,切莫离开传统而求新,有了坚实的传统功夫才能创新。并认为作者已有一定的传统功底。

  王维曾说: “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这是南宗淡墨画的首创观点。后来王石谷与友人论画,也说: “当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不在多也。”已经看到南北画派融合的顷向。幼华力作.如《群峰雪霁》、 《雁宕山居》、 《高秋》、 《海天佛国》诸图,均已臻此胜境。

  辩论笔墨情趣。王伯敏先生评语: “所画水山点划有致,墨富韵味,既重传统表现,而又力求创造,至为难得。”非溢美之词,我亦云然。

  作者笔耕不辍,作品夥颐。多次在各地展出.声誉鹊起。现出版画集,陆俨少先生和徐邦达先生已为画集题签,属为小引弁首,不惭谫陋,拉杂书此以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邱晓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