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成都文交所如何破局
2011-03-22 09:15:50 黄里 实习记者 李毅
文化项目在西部地区
融资难是个老问题,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为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提供产权流转平台,打通了文化产业与资本间的壁垒——
2010年7月22日上午,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大厅内格外热闹,红艳艳的大屏幕前,贵阳中金珠宝有限公司与我的珠宝(四川)有限公司企业签约代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纸金额达1000万元的合约宣布了一个珠宝设计软件(DID)的版权交易成功。这是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首批3个文化产权交易项目最大的一笔。与此同时,成都三味火动画科技公司拿下了另外2个项目——小说《刺客》动漫电影改编权、《巴巴象》动漫电影开发权。
作为全国三家文交所之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已近两月。挂牌的文化项目从成立时的65个飙升至144个,挂牌金额从7.8亿飙升至12亿元,涉及出版、影视、动漫等多个方面。
产权入市
中介给文化项目找“婆家”
DID是一个3D模式的设计平台,珠宝店的电脑使用DID后,进店的客人就可以通过使用相关软件,从几万个元素中自由选择、搭配出自己喜爱的珠宝款式,然后通过该平台自动形成图纸、直接下单。中金珠宝看好DID的应用前景,其负责人柯昇认为:“DID十分符合珠宝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家珠宝批发商,中金珠宝手握一批店面资源,有能力把1000万投入赚回来。”根据双方的合约,今年8月后,在全国包括成都在内的十大城市的珠宝店就将同步推出DID服务。
文化产品要转变成文化商品,完成产权进入市场的过程并不容易。据介绍,三味火动画科技公司付给《刺客》作者的版权费用是30万元,购买该剧本的动漫电影改编权;在未来3年,两位作者将获得由《刺客》改编动漫电影收益10%的分成。《刺客》作者之一刘飞滨很满意这一合作模式,并表示希望借此打开局面,凭借《刺客》的“动漫上市”进一步获得在电视剧、电影、游戏方面的合作机会。
与DID一样,小说《刺客》完成已有两年,但此前多方推荐都没有找到“婆家”,作品进入成都文交所平台2个月就顺利接到了“橄榄枝”,让刘飞滨欣喜不已。三味火公司董事长许毅同样意外:“寻找剧本和项目的合作,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习惯了“私下找合作者”的方式,以前也从来没有尝试文交所这类平台。
聚集人气
服务要细致更要主动
作为西部首家、全国第三家文化交易所的管理者,王春面临的是巨大的压力。采访中他羡慕地介绍起别人的成果:“不久前,深圳市欢乐动漫有限公司将部分股权作价6000万元转让给深圳两家投资管理公司,完成资本与文化股权的首次对接;人家场内成交的第一宗电视剧融资项目是电视剧《画皮》,剧组通过深圳文交所平台,一下就把数百万元的资金缺口填平了。”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去年8月以后,已实现包括融资、股权转让和咨询服务在内的各类文化产权交易51亿元;80%项目来自上海以外的全国25个省市区,交易数量和金额不断攀升。”
与上海、深圳的文交所相比,成都文交所的模式是相似的,一头连接着银行、保险、风投、担保、再担保、投行等金融机构,具备了充足的资本来源;一头又与画廊、影视公司、出版社、传媒企业等艺术机构挂钩,储备起大量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作品。架构是完整的,但两个月的交易额也凸现出一个困境,交易不足,人气不旺。成都文交所成立两个月以来,无论是挂牌项目数量,还是挂牌额度都与深沪两地上千的挂牌项目量,几十亿元的成交额有明显差距。
“这段时间,我们收到的意向电话虽多,但都不是来自成都文交所的信息。”成都大无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龚健认为,成都文交所的服务还需完善。他透露了公司“超可爱”大熊猫文化品牌项目在沪蓉两地文交所分别挂牌的细节——上海文交所是主动找到他们并完成挂牌手续,而成都文交所,则是他们公司找到交易所登记挂牌,此后就没有更细致的服务。一方面交易所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成都的相关文化机构也还没有形成 “进交易所”的习惯。
上述三笔交易的成功,说明一个道理:“项目挂牌之后,还要主动服务,找到合适的对接双方。”这一点成都文交所还需要努力。参与筹建成都文交所的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郑鈜认为,成都文交所“摊子”搭起来了,但滋养还不够。要活跃本地的资本市场,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当地文化机构入场,另一方面,交易所还应完善相关运作机制。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