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传统与现代的幽径间求索

2011-03-30 09:30:23 包明德

---思沁《蒙古秘史》人物画展巡礼

  《蒙古秘史》是13世纪流传下来的珍贵典藉,列蒙古三大史书和三大文学名著之首。自19世纪中叶起,《蒙古秘史》就引起全世界专家学者的注意。中国的、俄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注释者、校勘者、研究者、评论者,纷至沓来,乃至逐渐形成一门国际性的学科“《蒙古秘史》学”。

  现在,蒙古族画家思沁,又把画笔触进了这部“事关秘禁,非可令外人传写”的宮廷实象,这实为有胆有识的创举。

  《蒙古秘史》人物画展,塑造了成吉思汗及其母亲、四个儿子、四大臣、四骁将、四皇后等壁画、丙烯岩画、水墨画、白描等60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六十幅个性鲜明、情态毕现的人物,一动一静,韵在其中,一幽一怨,含蕴无穷,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了这群叱咤风云人物当年的际遇、作为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12世纪至13世纪蒙古草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形态及风土人情。这样专题性的、史诗性的美术展览,无疑为人物画的发展繁荣拓出了新的路径。

  成吉思汗是画家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这位曾经震动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表现在画面上是“出类拔萃,眼神如火,容颜生光”的。画家在这种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站在现代意识的高度,以民族的眼光,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史料和传说,鉴别吸取了古今中外对于成吉思汗的评说,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取精宠,寄远意,向成吉思汗的形象注进更其丰富的内涵。在成吉思汗如火般光亮和犀利的眼神中,闪现着智慧、镇静、深邃的光芒,在生光的容颜上,凝集着祥和,通过人和马的统一风格中,所映现出的成吉思汗形象,不仅有武功,而且有文略,不但是能征善战的军事家,而且是能治国安邦的政治家,这都挥洒了扶偏匡俗的艺术效果。特别是,画家把对成吉思汗的刻画放在长城南北、塞内疆外科技、文化、物资和货币等方面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这突出地表现了成吉思汗这位天骄是历史的骄子,他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正是由于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才得以发挥,才取得了成功,从而反映出画作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左右军将领,为他奠定基业、攻打天下立有功勋。在画面上,这四天子情态各异,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长子术赤的格外高大醒目的武器,意在突出他能征善战,功高勋重。术赤忠于职守,披肝沥胆,既善战,也能苦战,他征伐于贝加尔湖畔立下了殊勋。然而画面上他那奇特的眼神,却显示了他那非凡的际遇。就长子的地位和建树而论,术赤是汗位的当然继承人,但汗位却落到了三儿子窝阔台身上。其根由在于术赤实际上不是正宗血统。他是母亲孛儿帖被蔑尔乞惕抢走而受孕归来后所生。这正是《蒙古秘史》的秘密之一。对于术赤的素养、作为和由而产生的复杂心态,在画面上得到淋漓的表现。他那奇特的眼神,显示出他居功而不自傲,他同众兄弟有着情感上的间隔,又不甘心被排斥在皇族之外,同时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从人到马都表现了谦和大度的情怀。这种艺术处理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滲融进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至于次子察合台的性如烈火,三弟窝阔台的城府在胸,四子拖雷的身份稚嫩软弱的性格特征,也都得到活脱的表现,对比得十分清晰。

  被誉为“四匹骏马”的四大开国功臣孛儿出、赤刺温、木华梨和孛罗忽勒,是成吉思汗创业立国的台柱。成吉思汗没有“飞鸟尽,良弓藏”,而是对他们委以重任,始终信赖,成吉思汗曾对他们说:“当今国内平定,多愧尔等出力。我同你们的关系,犹如车有辕轴,体有臂膀”。可见这“四杰”对于成吉思汗的份量。人物画展中,这“四大臣”好像四座铜铸的雕塑,充分显示了他们在成吉思汗功业中的坚实地位和力度。

  在成吉思汗幼年时期父亲也速该死于塔塔尔人之手以后,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在荒野过着贫困苦难的生活。成吉思汗顽强不屈的性格与这段生活是有关系的,特别是母亲诃额仑的贤明、智慧和善良对成吉思汗影响很大,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启蒙者。在这方面,《蒙古秘史》中有很多生动具体的描述。所以,“成母教子”便成了《蒙古秘史》人物画的重要部分,反映了母亲对成吉思汗的谆谆教诲和儿子对母亲的尊重和顺从。诃额仑是典型的蒙古族母亲的形象,在她身上体现着蒙古族妇女的传统美德。成吉思汗也以孝顺著称,一生未曾违抗过母亲的旨意。

  此外,画展对于成吉思汗四个骁将(四狗)、四位皇后及其他有关人物,都抓住其典型特征,粗线条地勾勒出他们的性格面貌和地位、作用,显得栩栩如生,毫不雷同。

  当前,是我国美术事业最繁荣的时期,风格流派层出不穷,画坛多彩多姿。思沁的《蒙古秘史》人物画展,不仅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蒙古秘史》,了解了成吉思汗群体和集团的业绩,同时也拓展出人物画的新领域,在传统与现代的幽径里,寻觅到一个新奇的角度。思沁以苦自励,孜孜以求。他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敏于创新,善于吸收中外有益的现代美术手法。《蒙古秘史》人物画展不仅表现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思想价值,在绘画的形式和技巧方面也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作为生命隐秘的启示,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理念,有独特的心理建构和文化确信无疑。《蒙古秘史》人物画展,尽管因不同人物和场景以及不同角度,采用了不同的技法,但在总体上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传说中蒙古民族是光、电产生的民族,还有苍狼、白鹿的说法。蒙古民族在历史上逐草木而生,打起仗来也是天高地阔,任意驰骋。所以,蒙古民族向有敬天祭地的习俗和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而在哲学理趣上则无边无际的。这样,中国传绘画的手法,很适宜表现蒙古民族的历史人物、民族精神和意境。作为蒙古族画家,思沁在运用中国传统画法的同时,滲融进蒙古民族的眼光和精神,因而使得整个绘画挥洒着开阔而神秘浪漫的色调。

  内蒙古是岩画的故乡,丰富多彩的岩画表现了游牧民族宗教、狩猎和战争等生活景象。内容决定形式,岩画这种形式自然适宜于《蒙古秘史》这类题材。人物画展的主线,所采用的正是岩画的形式,所以从内容到形式,和谐统一,别有情致,另有41个人物的表现,采用的是水墨画形式,作者刻意追求的立意和意境,用笔坚韧、敦实、浑厚,人和马的雄姿和力度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还有49幅人物画,运用的是白描手法观赏起来简单明了。

  《蒙古秘史》人物画展,在内蒙古文艺界和学术界,引起广泛热情的反响。相信思沁在传统和现代的探索中会建树更新的业绩。

                                                               包明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文艺评论家

                                                                (原载《美术》1988年第12期)

(责任编辑:李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