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办南通哨口板鹞风筝展
2011-04-27 09:01:06 未知
“一线系清风 千里共白云”——南通哨口板鹞风筝展26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南通的风筝艺术传承人现场展示了哨口板鹞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近千名学生、游客云集展馆,并参与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活动,享受着春日的休闲与愉悦,也领略了民间艺术的风采。
上午十时许,放飞风筝仪式开始,南通哨口板鹞风筝传承人郭承毅同时放飞了长达8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和最具南通特色的哨口板鹞风筝,大、中、小哨口分别发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婉似“空中交响乐”。
今天,主办方特意邀请了来自南通的风筝艺术家在现场展示了风筝的制作过程,还准备了相关材料,供游客们畅快淋漓地挥洒创意,亲手在风筝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参与者兴奋得手舞足蹈,空中也被五颜六色的风筝妆点得格外美丽。
风筝始于中国,融入民间传统文化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南鹞北鸢”久负盛名。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以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音响效果而闻名。作为南派风筝的代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北京、天津、潍坊等地的风筝齐名而享誉全国。
据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副馆长赵剑瑾小姐介绍,为期两个月的展示汇集了众多珍贵的风筝精品,除重点介绍南通哨口板鹞风筝的独特之处,还对北京、天津、潍坊三地风筝作了推介。不仅能一睹精品风筝的风采,更能了解风筝的起源与传播、古代风筝的用途、近现代影响风筝发展的人物及由风筝衍生出的伟大发明。
置身于景色宜人的顾村公园内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其建筑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的文化形象,是宝山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13860平方米的展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展示与交流,是上海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对外交流的窗口。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