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欣慰与遗憾相伴

2011-06-26 23:45:36 裴刚

相关联接:

【独家】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开幕

彭锋:我希望做一个比较超前的艺术实验

“未来通行证”策展费用超过百万欧元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国家馆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平行展之《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弥漫”展自2011年6月3日在其固定馆址威尼斯军械库处女花园开幕已经过去近一个月。陆续回国的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感受如何?6月25日,中国馆策展人彭峰携部分参展艺术家在京举行了国内媒体见面会,告诉大家在威尼斯参展期间现场的直接感受。

  环境与味道

  策展人彭峰引用 6月3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段报道,来表述展览开始外媒对中国馆最初的感受,“这五个艺术家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军械库中最有启发性,然后又是最有挑战性的空间,一个巨大的老旧的仓库排满了十分难看的油桶,中国艺术家五人组以一个变幻莫测的多重感官感受的诗篇般的展览来进行回顾。用奇异的雕塑、醉人的芳香、欢快的鸟笼,这种超现实的世外桃源,显然不是严肃的政治抗议的合适场所。”

  从策展思路了解到,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启迪”,强调光在艺术中的作用,与此对应,中国馆的主题确定为“弥漫”,不仅更能深刻阐释当前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更符合中国文化与美学的内涵,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表达。外媒有诙谐报道称“弥漫是五个艺术家来探索与中国有关的气味概念,他们用了茶和酒、熏香、中药,谢天谢地他们没有搞臭豆腐,尽管臭豆腐也是非常正中的中国味。”

  环境与误解

  彭峰介绍,展览开幕的第五天,6月9号,汤姆·杰弗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威尼斯双年展五个值得看的展览”,其中有芬兰、以色列、塞浦路斯、未来一代艺术家展和中国馆。在报道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对于整个威尼斯双年展来说,一个最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是许多艺术家对于在威尼斯做展览所遭遇的独特的挑战和时机都漠不关心,很多艺术家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作品,不管作品和环境是什么关系,都不管。在军械库里唯一真正充分利用令人惊异的旧兵工厂,就是中国馆唯一一个能够用得好的。以弥漫为主题的展览不仅获得了绝对的成功,而且用“干冰”。创造出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感觉,梁远苇的作品将技术和荒谬适当地融合在一起,杨茂源的小陶罐装置以建筑中怪异的,充满成年老铁的通道形成了辉煌的征兆。”在外媒的普遍报道中对员工原弓作品中雾的形成有一个误解认为是“干冰”,彭峰介绍说:“他们用错了,因为他们对原弓的雾的理解,认为应该是干冰才能做出来,其实不是。还有一个人问我是不是在地下埋了一个锅炉,烧出气,这个气怎么出来的。他们总觉得我们在地下埋了一个锅炉,他说夏天是不是太热了,我说不是锅炉,也不是干冰,就是一般的水变成的雾,他们都不相信,后来他们用手摸一摸确实不热,他们就将信将疑,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雾。”

  从现场理解到,《Art in America》资深编辑理查德·班,两次报道中国馆,报道称“今年的展览(中国馆的展览),北京大学美学教授彭锋带来了五个艺术家创作的装置,每件装置都带有一种香味,遗憾的是这些香味通常微弱得不容易察觉。尤其舒缓了意大利邻居让人抓狂的感觉,里面充满了太多糟糕的作品,太多眩目的展示,意大利馆200多个艺术家,1000多件作品,作品从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到行为全都有。在草地上浸其身体,同时充满展馆内部,让人想起传统山水画中充满雾霭的空间,而且它也让人想起那种微妙、柔软、无所不包的弥漫性,凭借这种弥漫性,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吸收了众多的东西。”其中味道的微弱,从彭峰介绍中了解到为什么微弱的不容易察觉,在展览开幕的第一天香味很容易察觉,但有观众过敏了,“欧洲人对这个香太敏感,后来我们把香味的浓度降低了。”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现场发言

  场馆条件与时间限制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对这次展览的整体感受谈到:“在威尼斯因为我们这个展馆实在是条件非常差,中国参与到威尼斯展览过程当中已经很晚了,那个时候威尼斯已经没有空余的场馆,只剩下这么一个油库,所以对艺术家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个油库里边其实没有什么空间,所以彭锋教授所策划的‘气味’的概念是最好的弥补了场馆上的不足,因为在场馆里面不可能放大型的作品,而且这个作品跟场馆非常难以协调,就是只有两个通道,所以中国馆在这样一个非常差的场馆里面能做到现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幸运,幸亏想到了这么一个气味的主题,因为气味大大小小都是有点儿气味,有点儿雾走出来,就能达到目的了,所以这个就是跟策展人的思路非常有关。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次的展览非常的纯艺术,而且非常的诗意,它不是那么实,相对来说比较虚拟,这个诗意和这种虚空跟中国文化有关。这些因素就使得西方的这些评论家和策展人、观众特别感兴趣。因为其他场馆的作品都做得很实,做得比较物质化,我们这个做得比较感觉,所以在这些方面,我想是这次展览比较成功的地方。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参展艺术家原弓现场发言

  媒体的关注度

  参展艺术家原弓从媒体对中国馆报道的关注度来观察此次展览的效果,“在Google上发现将近有27万条关于今年中国馆的报道,我让助手把其他与我们展览没有关联的删除以后,也有大概18万条,我觉得这个数字很重要,可能我自己的背景,我对实证的考证特别感兴趣。应该说从艺术到最后的传播效果来讲,中国馆这次是非常成功的。”

  遗憾

  在不到两个月的方案确定,再到作品安装、调整。蔡志松作品《浮云》系列传达的是一个概念,具体要在现场做调整,由于种种的条件限制,现场没有做不锈钢的,同样达到了作者要求的效果。彭峰从时间和经费另个角度对此次展览中的遗憾分别阐述:“双年展为什么两年一次,就是他跟艺术家和策展人很长的时间宽度、跨度去思考,我下一个展览做什么东西,所以我是希望以后至少还要提前一年时间,确定策展人,确定方案去做这个展览,这是第一个遗憾。

  第二个遗憾,我也要说,原因是什么呢?经费,我们知道每年支持韩国去参加展览的三星集团,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支持法国去参展的公司,大型的公司,都是这样的,但是中国没有,没有这样的大型企业来支持中国的这个展览,文化部给我们拨了一笔经费,但是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出现了经费问题有一些作品就会受到影响。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杨茂源的作品,我们现在的展览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展览的效果只能维持不到一天,因为他的小药罐子是可以让人拿走的,现在那块地方一个药罐都没有了,你们这里看那个效果就没有了,拿走了,如果他做了五千多个,如果我们想能够做五万个能维持多长时间?十天,如果我们再做50万个,每天都是这样的效果,这个成本并不是特别低,但是如果有一个机构来赞助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做到每个观众他的手里都有一个中国药罐,都有一个中国药的味道,这样他才完全实现了我的想法,叫弥漫,中国馆的弥漫,不是在馆里面的弥漫,它弥漫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我当时设想这样一句话,如果馆里的中药味够浓,浓到不容易排除,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面,全世界的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里面全有中国的中药味道,因为他带着药罐到处跑,这个没有实现,原因就是做少了,做少的就是艺术家从效果上来讲确实够了,但是如果考虑跟社会的关系,他是不够的。要把最高的一个味道做出来,他就牵扯到投入。

参展艺术家蔡志松现场发言

  再举一个例子,梁远苇的作品,现在可能里边白酒的味道不浓了,因为它是可以挥发的,如果我们有赞助,我们不断带去白酒,每天往里面加一瓶,每天都有白酒的味道,这个是需要赞助的,艺术家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买得起运不起,同时还有每天加白酒的时候,我们要专门雇一个人看着,因为担心起火,我们还要付看护费,这个也很高的,所以这个作品在开幕式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是之后慢慢的酒的味道就闻不到了,我希望如果大家去威尼斯,我们去旅游的话最好带一瓶白酒,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往里面倒一倒。二锅头就行,我们现在用的就是二锅头。

  比如说潘院长的作品现在没有那么冷,为什么?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已经用了三台空调,如果我们要用到那么冷的工具,就需要特别制冷系统,那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如果我们有二次来赞助或者我们有一个什么来赞助,我们就把这个冷的设备带过去,不需要在当地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它的温度就更明显,现在有对比,但是没有那么明显。所以这里面还是有一些遗憾的,这个遗憾第一是时间,第二是赞助。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企业,大的企业来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以前所有的赞助都被我拒绝,为什么?以前中国当代艺术的赞助都是这样的赞助,我给你钱,你给我作品,我觉得这种赞助是买卖,我希望是纯的企业的赞助,对中国当代艺术、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从公益角度做的一个赞助,这个赞助我是乐意接受的,其他形式的赞助我都不接受,我觉得不符合国际惯例。慢慢的中国的企业会进来的,双年展的重要程度超过大家在国内的想象。只要跟艺术有关的所有重要的人全聚集在这里,对于企业家,对于他的品牌推广来讲,威尼斯是没有给他一个更好的机会。”

  虽然有太多的遗憾,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展示越来越多,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最终艺术家要以作品来表达和产生影响。彭峰对创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是说:“刺激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因素就是必须要有困难,必须要有问题,用作品来解决困难,解决问题,作品才能成立。我说当代艺术家有两个条件:第一他对问题要敏感,要问题意识,要知道什么是问题,什么是困难之所在;第二要有资源,要有知识的资源,要有艺术的资源,他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两个做好了,他就是好的艺术家,就能做出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