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点缀南宁市民歌湖的现代艺术景观

2011-08-05 09:07:59 赵娟

  7月初,12座现代公共艺术雕塑作品在即将竣工的民歌湖公园落成。这组作品以和谐共享为主题,分布于民歌湖沿岸,与沿岸美丽的风景相映生辉,为绿城南宁又增添一处绚丽的人文景观——

  进入南宁民歌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6.8米的大型不锈钢雕塑《关爱》。两条钢管从底座向上盘旋延伸,相互交错、相互缠绕,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透过作品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爱的人文情怀。雕塑底座安装的转动装置,能使整个雕塑徐徐转动,变换角度,给人以视觉的惊喜。据悉,这是国内第一座能整体转动的大型室外公共艺术雕塑,将高科技、现代工业技艺巧妙结合,赋予了公共空间艺术景观新的美学观念。

  拾级而下,有石雕《觅》傍湖而立,海洋生物状的造型呈现出向前游动的感觉,表达生命对水的渴望与崇敬。沿湖东行数米,汉白玉石雕《智慧之果》立于绿草如茵的小山坡之上,石雕与周围美景水乳交融,散发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的力量。向下看,一只巨大的“麦克风”《岁月如歌》与一面巨幅石雕《民歌墙》互为呼应。沿湖南行,《听》《对话》《润物》三组雕塑比邻而居。《听》似两瓣打开的苹果,一只果核中间趴着一只巨大的耳朵,好像在听风声、雨声,听湖水涟漪的缠绵、情人羞涩的私语、浪花飞舞的欢笑,听都市人们和谐生活、喜气盈盈的嘹歌之声。这两瓣“苹果”由一块完整的石头凿开、打磨而成,石头是采自四川的中国红。

  穿过曲水桥,一座气势飞扬的雕塑《翔》迎面而来,与《翔》遥遥相望的是位于竹溪大道一侧的《希望》。返回湖岸行数米,石雕《和风——迎》以一种抽象的造型,呈现向前冲的巨大张力,仿佛迎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之风,迎着北部湾强劲发展之风,迎着南宁充满生机、活力之风,迎来和谐共享的美好生活。据雕塑设计者、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张燕根介绍,这组作品是用一整块重达60多吨的花岗岩雕刻而成,花岗岩从福建专门开采、运输至南宁,雕刻时每挪动一次都要用大于60吨的吊装机来“侍候”。最后一组铜雕《和声》,是一把巨大的锻铜的萨克斯,体现南宁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对音乐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如歌般的憧憬。

  在民歌湖沿岸的12组雕塑作品中,除了《民歌墙》外,其他11组作品都是抽象的、具有现代意识的雕塑。将这么多现代雕塑作品集中放置于一个公共空间,这在广西还是首次。对此,张燕根表示,在南宁市的标志性地段创作一个具有国际化语言形态的现代雕塑群,体现了政府很大的包容性,能够在民族氛围特别浓的地方去展现国际化的东西,是一种自信的力量。

  张燕根曾应邀为许多国家和国内多个城市创作雕塑,他对这次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集中创作系列作品尤为重视。民歌湖雕塑群创意制作历时3年,其过程可谓历尽艰难。张燕根说:“我为这一天,准备了前半生。”12组作品融入了他多年的思考,集中地呈现了他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符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能让后人去骄傲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公共艺术要与现代的人发生关系,应当用当代人的话语,传递当代人的心声及审美情趣,凝固具有当代精神符号的视觉华章。”

(责任编辑:黄玲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