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玉金砂——歌德2011 秋拍名家紫砂壶专场前瞻
2011-11-25 08:29:20 未知
2011北京歌德秋拍将于11月底在北京昆仑饭店拉开序幕。其中“紫玉金砂——名家紫砂壶专场”,汇集了60余位现当代制壶名家的百余件重量级精品。其中,既包括周桂珍、何道洪、吕尧臣、葛陶中等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也包括如朱可心、顾景舟等老艺人的经典之作。
紫砂壶的集藏与投资,古已有之,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但明清之前主要以收藏为主。进入21世纪其投资价值受到市场人士青睐,尤其是自07年起中华大地曾刮起一阵炒作紫砂壶的旋风,一些当代烧制的平淡作品一夜之间身价百倍,名家大师的作品更是一壶难求。
顾景舟制笑罂壶 L:19cm H:10cm
出版著录于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景舟壶艺流别录》第14页
此壶壁薄而坚实,胎质纯而细腻,通素无文饰,简洁古朴。盖内钤有“顾景洲”印文。整体制作工艺讲究,简单大方,出版著录于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景舟壶艺流别录》第14页,流传有序,堪称壶中精品。顾景舟被誉为 “一代紫砂泰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就曾创下单件作品过百万元纪录,在当时的艺术品市场,只有吴冠中、陈逸飞等少数大师才有可能达到如此佳绩。著名艺术家亚明评价:“紫砂自明正德至今500余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令顾壶身价百倍的,除了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数量稀少也是重要原因。
何道洪制长乐壶
容量:200CC 印文:道洪(底款);何 ,道洪(盖款)
此砂壶以单纯的圆形身筒,搭配较复杂的“牛盖”。牛盖的制作难度较高,上下两层虚空间的处理,考验着作者对泥性的掌握功力。其中又以上方悬空的桥形纽难度最高,在烧窑时容易软化下垂,影响全器气势。道洪乃个中老手,此作允为良证。推敲这件壶的盖与主体,把与嘴之间相背相生,上牵下挂,左束右放,轻重共济的格调分外宜人。
何道洪是一位难得的制作技术全面的紫砂陶艺家,熟悉掌握各种砂壶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性及配色学问,兼具丰富的制壶实务经验与美学理论基础,其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所设计的砂壶稳重大方、精工细致,器形力度、动感十足,韵味深厚。于光素器圆润敦厚、气韵深蕴,筋纹器工精艺谨,花货细腻优雅。
何道洪款 五式之三
容量:260CC 印文:何道洪制 (底款 );道洪(盖款)
此壶为何道洪大师赴日本考察期间即兴所制,造型古朴雅致,泥色深沉,其间揉入锻沙,好似有宝光浮于周身!此等佳品实为不可多得之茗茶佳器。
何道洪款 洋筒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容量:700CC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从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葛陶中款 仿古如意
容量:450CC 印文:陶中制壶(底款);葛,陶中(盖款)
葛陶中 1957年生于宜兴,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76年6月进紫砂工艺厂随李碧芳学习,1978年进入紫砂研究所,师众沈蘧华,并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贴身指点,从事紫砂陶创作,技术全面,制作精良,不断探索紫砂之精华,充分利用紫砂泥土的特性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葛陶中款 僧帽壶
容量:650CC 印文:葛陶中(底款);葛记 (把款)
此壶形制为“僧帽壶”“僧帽壶”是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六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六面球状,犹如僧帽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壶的壶底为正六边形,再加上壶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
本次歌德2011 秋拍“紫玉金砂——名家紫砂壶专场”将于2011年12月3日下午2:00在北京昆仑饭店会议中心开拍,精品纷呈,敬请广大藏家关注与支持!
(以上图片及文字内容均来自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