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泰伦斯-瑞莱:我“掌控”不了一切

2011-12-06 08:59:41 刘琼

  “20年前,当我加入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策展队伍时,我认为策展人应该掌控一切。但现在,我觉得总策展人不应是控制所有,而是尽量避免"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但不论怎么努力,总是会有"失控"的现象。”昨日下午,在2011双城双年展的主展场之一华侨城创意产业园区,布展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于开展前的忙乱和8日开幕后无法预测的结果,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这样对记者说。

  勾起深圳“历史记忆”

  作为两年一届的文化创意盛事,此次双年展由主展览、深圳邀请展、深圳特别项目和外围展组成。曾担任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主席和策展人的泰伦斯·瑞莱表示,这次双年展采用典型的威尼斯双年展架构,其整体就像是一个“同心圆”。最核心的为主展览,包括《然后,它成了一座城:6小于60》、《八个城市项目》、《双城记》、《街道》、《超轻村》等;接下来外面一圈是各国国家馆,本次双年展则稍加变化,变成“巴林王国、奥地利、智利、芬兰与荷兰”五国邀请展;16个外围展项目则分布在益田假日广场、华侨城生态广场等公共空间,强调与受众的互动。

  开展前的场地无疑是杂乱且嘈杂的。泰伦斯·瑞莱告诉记者,大部分展览正在紧张的布展中,无法看到全貌,并多次与摄影记者商量等到布展妥当了再公开现场照片。对于本届新增的邀请展,泰伦斯·瑞莱显然非常看重。他带着记者进入OCAT展区,饶有兴趣地介绍这五个国家对居住和住宅问题的关注。

  三座简陋的木质渔屋,被搬到了深圳展览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邀请展之《再生,巴林王国》展览已经基本成型。泰伦斯·瑞莱介绍,这个展览呈现了在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的今天,巴林王国海岸线如何被当代建筑所取代。渔屋记录着渔村的历史,激起大家历史记忆的同时引发情感共鸣,并起到一定警示作用。“这个项目曾获得2010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参展国奖。将之带到深圳,是因为深圳这座昔日渔村也有着同样的发展历程。这样的展项能勾起深圳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泰伦斯·瑞莱说。

  我就像个杂志编辑

  泰伦斯·瑞莱是深港双城双年展迎来的首位非华人策展人。自从去年被正式确认为2011双年展总策展人,他鲜少来深圳。这样,是否会影响到他与策展团队和各个子展项目策展人间的沟通?能否保证展览顺利进行?

  对于记者的疑问,泰伦斯·瑞莱坦言,没有人能掌控一切。尤其是像这种创意和脑力激荡的双年展,更是无法预计最后的结果。于他而言,就是定下总的基调和主方案,向全球的学者和相关人士发出邀请,通过聊天讨论等方式,产生碰撞并发散出新的可能,从而不断调整方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更像是一个杂志编辑,布置选题,并随时调整主题的方向和内容。”泰伦斯·瑞莱说,他在杭州进行一个博物馆的设计,与国内工作人员也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的,事实证明,非常顺畅。

  期望部分展品被“看中”

  上届双年展结束时,多数展品被拆除,艺术财富不被保留,曾引发业内人士和市民的广泛议论。本届双年展结束时,展品又将何去何从?

  对此,泰伦斯·瑞莱幽默地说,蓝天组设计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及当代艺术馆(简称“两馆”)正在筹备中。他或许可以请“两馆”的策展人看看,是否能选择部分展品进行收藏。此外,有些展览的材料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比如市民广场的“万花阵”项目,4000多个雪糕筒就可重复运用,不存在浪费问题。而“再生,巴林王国”等邀请展原本就属于在全球各国巡游的展览,这种公共艺术财富无需固定存放于某地或某个国家。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