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 1042台“拍立得”
2012-04-28 08:41:40 冯嘉安
拥有最多即影即有相机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私家珍藏
“1042×225”,这组看似分辨率的数字与数码并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关于TMWong(黄定敏)与他的1042台拍立得相机在北京路歌莉娅225的故事。TM因为拥有1042台拍立得相机,而被评为全球拥有最多即影即有相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即日起到5月20日,在歌莉娅225可以欣赏到T M的拍立得珍藏品。
当他用拍立得相机拍下记者,把还在显影的照片递给记者时说:“你可能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一张别人送的实体照片了”。在数码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张能拿在手的照片显得弥足珍贵。T M觉得,拍立得拍出来的照片,能马上看到之余,还是世上仅此一张,无法复制也无法被取代的。在他9岁收到爸爸送的第一台柯达拍立得相机,拍下人生中的第一张即影即有作品后,从此便种下了对拍立得相机的情结。
近10年里,T M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了过千台拍立得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对拍立得的热情让T M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同样喜欢即影即有的人,有些更成为了亲密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保留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质感而努力。于是,纽约、奥地利、台湾、香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等地便都有了他和他的拍立得的身影。
TM说:“我不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在世界上消失!”
数码照片可以无限量复制,胶卷照片也可以大批量冲洗,只有“拍立得”照片是世上仅此一张的。当人还在拍摄现场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把实体照片拿在手上期待它快速的显影。正是钟情于这种“拍立得”情结,黄定敏用了近10年的时间广泛收藏了1042台无一重复的“拍立得”相机,并一举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近,黄定敏把他的部分珍藏品带到广州,5月20日在北京路歌莉娅225,可以看到一个微缩版“拍立得”相机演变史。
■故事
当年“拍立得”如同今天的iPhone让人兴奋
在黄定敏收藏“拍立得”的过程里面,有4个时间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无论走到哪里,黄定敏总会首先提起9岁那年爸爸买了一台柯达E K 2“拍立得”回家,他拿起相机拍下人生中的第一张即影即有作品。黄定敏说:“我爸爸留给我的第一台机就很有意义,因为这是我走上收藏和迷恋‘拍立得’的根源”。
黄定敏觉得当年拿到“拍立得”相机,就如同如今拿到iPhone一样兴奋。“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很容易接触到影像,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照,立刻就能看到。但在30多年前,洗一张照片要一个多星期,家里的相机是不会让别人碰的,妈妈也不会让我碰,怕我弄坏。所以那时我第一次接触‘拍立得’的时候,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样。以前需要一个星期才能看到的照片现在立刻就能看到。而且‘拍立得’因为价值不高容易得到,所以当时我拥有了一台‘拍立得’,跟以前那种高高在上不许触碰的相机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与奥地利同行“不打不相识”
而到了1992年,黄定敏买了人生的第一台SX -70相机,当时唯一的目的是拍生活照。“到了2000年,才收藏到80到90台,多以玩为主。在2000年后,开始上eB ay网拍相机,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自己喜欢的机型在香港上网也很容易买到”,黄定敏表示也就是最近10多年的时间才进入收集高峰期。
在eBay竞拍相机的时候,黄定敏遇到“不打不相识”的收藏同行。“通过eB ay购买,会遇到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买家和卖家。我竞拍的动作很快,别的卖家抢不过我。有一天,一位长期和我‘抢机’的奥地利人,发邮件说要和我达成一个协议:谁先叫第一口价,另一方就不要再竞投了。”黄定敏与他达成协议后,这位奥地利人还是抢不过黄定敏。“后来他又无奈地发来邮件说不要再抢下去了,他愿意和我交换相机。然后寄来了数十部其收藏的一次成像相机,让我挑出喜欢的机型来交换”。黄定敏被对方的诚意打动,现在两位“不打不相识”朋友还会不时见面。
2011年4月,黄定敏与树仁大学摄影学会合作展出1042台没有重复的即影即有相机并申报世界纪录。一个月以后,黄定敏收藏全球最多“拍立得”相机世界记录被正式确认。
■情结
钟爱“拍立得”的摄影模式
喜欢收藏相机的大有人在,有人喜欢收藏莱卡,现在市面上的佳能和尼康单反相机和镜头的收藏家也不少。究竟是何种情结令黄定敏执着于收藏“拍立得”相机?黄定敏自己坦言,其实“拍立得”相机相比莱卡、佳能和尼康等而言,价格是很便宜的。
“正因为这种摄影器材比较便宜,别人会认为它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我来说,对‘拍立得’的情结并不在于硬件,而在于‘拍立得’拍摄出来的影像或者说对拍摄模式的着迷。它拍出来的照片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张,而且有立刻可以看到的乐趣。虽然因为现在有数码等其他技术,但在我小时还没有数码相机的时候,这种情结已经种下了。而且在一些有趣的、特定的环境下只有‘拍立得’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所以不管以后这些技术变得更加发达,也取代不了‘拍立得’在我心中的地位。”
“拍片送人”,手有余香
采访中,黄定敏为记者拍下一张相片,他把还在显影照片递给记者说,“正如今天你们来采访的时候,我都会送给你们每人一张‘拍立得’照片,你们很长时间都会记得。但是如果我用数码相机拍,再通过微博等途径发给你,你会放在电脑里,大概一星期后你就忘记了。而‘拍立得’的照片,只要没有遗失,当你们再看到它时会记起整件事情,就像多了一重影像。”
黄定敏说,“我跟一位名为司马十一的朋友讨论时说,我们既然都经常送照片给别人,那不如就搞一个‘拍片送人’活动吧”。大家发现拍片送人很有趣,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送照片后发生了不一样的化学作用。黄定敏说,“在这个年代,太多人习惯于索取,给予变得很少。通过‘拍片送人’,很容易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膜”。
■秀场
1042台相机就是一部“拍立得”演变史
黄定敏展出的相机里,最古老的是“卷装相纸相机”(R oll film)系列,早在1948年生产第一台,到1970年就停产了。黄定敏说,“宝丽来‘拍立得’早期使用一款卷装的相纸,每次拍照后,相片在机身显影,大概1-2分钟,打开机子,便能马上看到一张照片,在50年代,这种体验可能比我们第一次用数码相机更震撼。”
“而撕拉片相机,也就是Packfilm的出现,缩短了卷装相纸相机年代每次拍完都需要等出片的时间。玩家可一口气拍下10张再抽出来,这大大增加了拍照乐趣。”黄定敏说。展览中的这台撕拉片相机也是世上第一台电子测光的自动快门相机。“这些相机,现时还有相纸生产,近年也是很多年轻摄影爱好者的另类选择。”
再后来出产的SX -70相纸,真正实现了宝丽来发明人D r.Land心中即影即有的模型。这是一种全新的相纸,照片吐出后,还能慢慢看到影景浮现的奇妙过程。黄定敏表示,“SX -70相机,更是相机工业的一件艺术品,世上第一台可折叠的SL R,经典的造型,是宝丽来的一个标志。直到现在,还是很多人喜爱的一款相机,也深受年轻玩家的爱戴,差不多每一个‘拍立得’的爱好者都必定有一台。”
■“恋”人
黄定敏
因1042台“拍立得”
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黄定敏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主修平面设计,但更爱摄影,毕业作品正是用“宝丽来”相机做移印的实验性作品。这天,黄定敏带着自己珍藏的“拍立得”相机,以及另外一个身份———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出现在北京路歌莉娅225,与所有慕名而来的收藏和摄影爱好者分享他收藏“拍立得”历程里面的点滴。
“1042”,这个数字与“拍立得”和“黄定敏”两个关键词一同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近10年里,黄定敏收藏了过千台“拍立得”相机。相传黄定敏还有不少“私伙嘢”,等到哪天“1042”的记录被打破以后,可以拿出来继续申报更高的记录。
■心经
“拍立得”不会复兴,
但会有它的地位
目前数码大行其道,但是现在富士还在继续出“拍立得”。对于这种现象,黄定敏表示“数码一定是生活的主流,不会倒退。‘拍立得’也不会出现所谓的复兴。我觉得两者会有并存的空间”。
黄定敏说,“除非一个人非常在意冲洗照片,要不然我想大部分人在过去3年都没有收过照片了。我相信照片在你生命中出现过一次,它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十几年,数码的浪潮其实淘汰了很多传统的东西。现在剩下来的,肯定是有它的立足点及并存的空间的。”
(责任编辑:陆晓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