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书画市场:从“平视”到“仰视”稍待时日

2007-04-26 16:40:21 姜长城

  在中国艺术市场短短十几年的真正的现代时段中,中国书画一直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无论是天价兴奋点的刺激提供、成交总量和成交率的绝佳表现,还是画家的社会认知度,中国书画都是市场生态系统中绝对的佼佼者。在专家所谓的“后非典时期”的中国艺术市场的爆发和井喷期间,中国书画是首当其冲、高歌猛进的市场宠儿。2003年至2005年夏,这一大板块一直是藏家、投资者和机构买家追逐的对象,只是到了2005年秋季以后在拍卖市场反映出一种调整趋势,整个大盘才趋于平缓状态,热点、曝光度呈现向中国当代艺术、油画转移的现象。在经过了多次的借助拍卖场东山再起的热望失效之后,业内开始认真审视中国书画市场,这个市场怎么了?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整个艺术生态应该如何调整来促进和抬升这一板块的市场走势?政府对这个代表中国的艺术门类的态度如何?这些问题的展开和解决将是趋势的萌发和开端。  中国书画市场现在是不是处于一种边缘或者低谷呢?如果相对于之前的市场表现恐怕得说“是”,可是从一个市场正常的规律和表现来说却根本不是这样。相对于前些年有些人为疯狂炒作的泡沫拉升,如今的中国书画市场只不过更加理性而已,如果以视线来说,只不过现在我们采取了“平视”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昨天的明星了。起起落落是市场的正常现象,对于确定门类,没有永远疯狂上涨的市场趋势,所有人为运作、爆炒总会在市场的周期性流转中消弭。所以关键不是看哪个涨跌,而是要看涨跌的原因。  “面”、“点”结合,问诊中国书画市场症结  目前中国书画市场稍显消沉的现象是一个宏观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和自身特性综合作用的“面”的因素和市场具体而微的运作层面中各个着力“点”的各个“消沉点”共同导致的结果,因而只有将微观和宏观进行互相对应和参照才有利于真正看清市场表象下面潜在的导致错误的逻辑。  一、“面”——宏观篇  一个是因为现在市场的购买力量中有大部分是以投资为目的的热钱,前几年的市场过热炒作使中国画整体价位梯度抬升过快,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造成短期之内的赢利风险系数增大,因而导致一部分投资人资本转向。而资金量的缩水和市场大盘对这个状况滞后性的反应,以及部分藏家或者投资者基于之前买气或者卖气的记忆而产生的期望过高的判断,导致了市场落差和有行无市的怪异现象,而类似现象只要反复两次就足以吓跑残存的投资者,所以市场的短期低靡是情理之中。  其二,中国书画是一个极大依赖文化积淀和审美传承熏陶的门类,自五四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和对于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贬低,毛笔不再是常规的书写工具,再加上古诗词等文化系统的支撑日益淡薄,这是文化语境的缺失。而从对社会中坚力量和未来力量的分析来看,新一代的社会精英绝大部分是西方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而更加年轻的一代人更是看着美剧和好莱坞大片,吃着麦当劳,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这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些导致即使在本土对中国书画的欣赏和认同都日益面临危机。  其三,中国书画相对于当代艺术是一种排他性的、地域性的艺术语言,只有在有中国文化传承的地域才会有真正的欣赏和支持者,因而它不是一种国际化语言,相对来说市场狭窄,而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会造成对于特定购买人群的依赖过重,一旦有些许变化,市场反映就会很强烈。  二、“点”——微观篇  前段谈的都是宏观面上的原因,一个市场的表现有它背后深层的原因,自然也有一些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元素。这些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个是市场推动力量薄弱。在中国艺术市场重镇北京、上海的画廊区进行一下地毯式的调查,可以发现做中国书画推广的画廊或者艺术机构寥寥无几,更不用谈什么很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机构有多少了。而在中国已有多年历史的艺术博览会产业也是把中国书画作了陪衬,2006年有了“艺术北京”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但是至今也没看到单独的中国书画博览会,至少在北京和上海是这样。所以中国书画的交易就只能大范围地依赖于艺术家的自身交易和拍卖行的交易,结果导致价位系统混乱,表现为信息的极度不透明和落差巨大,而这样的混乱会影响买家购买信心和获益预期,因而也就会导致市场贫血。  其二是中国书画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艺术家自身的问题。任何市场交易的前提更确切地说是投资品项的前提都是要有一定的量的控制,而量的基本控制首先可以划分的就是一般消费品和奢侈品的概念,而后才是极品和孤品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价值和价位上都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中国书画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自然是真伪问题,这是中国书画市场面临的永远的痛,赝品是市场阻隔的绝对毒瘤。当然这个对在世画家的作品来说影响稍微弱点。其次就是量的控制问题,中国书画相对来说创作速度过快,单位时间的生产量难以量化和控制,而部分艺术家又不注意约束自己创作的“量”和“质”的关系,结果就导致市场投放量过大,作品层次不齐,一旦在市场买气旺盛和人为恶炒的状态下,这些品质的差别往往会被拉平而仅仅靠尺幅大小来衡量。这样就导致了前面所提到的消费品、奢侈品、极品、孤品等层次的错乱混杂,而这种状态极不利于市场正常运作。一旦市场买气下落,往往是兵败如山倒,优秀的艺术品价位也被影响而有较大跌幅。  中国书画市场:东山再起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经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获知中国书画近来的市场表现的原因,但是不是中国书画市场就会从此一蹶不振或者成为边缘化市场了呢?从长远来看肯定不是这样,中国书画只不过是处于调整和积蓄期,稍待时日它还会卷土重来使市场由现在的“平视”转化为“仰视”的视角。但是这需要多方互动的合力来共同整和、抬升中国书画的市场资本,将这个巨大板块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巨浪。  一、总体性支撑分析  首先,从宏观上来说,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快速,而随着政府务实外交的延伸,中国的整体影响力和对外来资本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在这些热钱中至少有一部分要通过投资中国艺术品的方式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中国艺术市场。  其二,中国书画是代表中国文化身份的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艺术门类,当中国政府在随着经济、政治和外交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和壮大的时候,对于民族文化的支持和拉动是自然而然的日程安排,这里面当然包括中国书画,而政府参与的支持力量是巨大的。  其三,在政府的带动下,民间资本在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影响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加入支持民族文化的行列中。一直以来的国学热,近来发自民间的《大国崛起》电视片的播出和讨论等等,均预示着民间资本力量对于民族崛起的热情回应。对于中国书画的支持当然也会列入计划,就像当初政府利用文博体系的购买行为高价拉升了市场的价位结构一样,民间的热情也会同样被调动起来。而一旦民间的买气抬升之后就会对外来资本形成竞购局面,而这样的竞购的出现又会拉升双方的购买信心,促进市场的进一步热络。  其四是要看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书画市场的可能性的支撑。汉唐文化圈是个具有极大文化体认的地缘文化带,日本、韩国、朝鲜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都有久远的儒家文化的体认传统,中国书画也以原本或者变体的形式在这些国家的艺术中存在、延续,这就使中国书画具备地缘性的国际化认同和推广、交易的根基性支撑,一个局部性的广泛市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二、具体市场支撑力量扫描  从微观上来讲,中国书画市场其实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悲观。从拍卖来看,好的艺术作品依然有人追捧,价位依然不低。从画廊交易和整个市场交易额来看,中国书画的交易仍然是艺术市场的绝对的大项目,也就是说市场的购买力仍在,大盘依然具备实力,并且也很活跃。就北京来说,可创铭佳艺苑、云峰画苑等画廊和艺术中心人脉充足、业绩颇佳。对于山东等地方省市来说,中国书画也具有巨大的消费群体。而政府力量已经有意向着手筹划专门的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拍卖业的同仁们也会谨慎地面对中国书画门类的藏品征集、合理定价、优质服务等问题,以提升中国书画部分的销售业绩。而随着中国艺术教育的扩大,大批的中国书画创作和喜好人群会被创造出来,来自政府机关体系的大量人员对于中国书画一直情有独钟,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书画市场重振雄风的支撑点。  市场的崛起需要的是多方合力的良性推动  一个良性健康的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出现不能单靠市场自身的滞后性调节,而是要依靠构成市场各个核心和周边元素的支撑力量有所作为共同努力,才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大家都希望见到的结果。首先,艺术家作为市场输出端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状态需要艺术家认真、负责地面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控制好自己创作的质、量关系,为自己和藏家的付出负责。其次,对于市场中介力量的运营机构,无论是画廊、拍卖行还是博览会,都应该规范经营,避免虚假炒作和暗箱操作的违规行为,把好质量关,为藏家负责,维护好市场购买力量的权益。第三,作为艺术媒体,应该客观而有深度地报道、推广书画艺术,引导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阐发书画艺术的独有魅力。第四,作为政府,一方面应该做好相关的立法工作,使对书画艺术产业的保护和监控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做好扶持和推广工作,对于中国书画经营机构的适当优惠政策,对于艺术教育的扶持,对于全社会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导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根基性的支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书画市场是个潜力巨大的长远项目,它的支持力量也是层次丰富、力量巨大,最主要的是官方和中国民间的博物馆或者类似博物馆的机构收藏了大量的书画精品,这一方面起到昭示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市场的控制和稳定、不至于出现外资掌控市场流向具有关键的作用。因而可以说对于中国书画的支持和推广将会形成政府和民间的默契的良性互动,而随着教育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一个更大的市场实力的出现,一个新的价位体系和市场表现的喷薄欲出,是指日可待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