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法国拍卖乾隆时玉玺是否出自圆明园说法不一

2012-12-19 08:43:26 张中江

中国乾隆时期的玉玺在法国被拍卖。

  据外媒报道,一枚清代乾隆时期的玉玺17日在法国被拍卖。对此,国家文物局新闻官员表态称,中国一贯反对并谴责拍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但对于这件玉玺是否来自圆明园,各方说法不一。有专家表示,不排除此事是“有人借机炒作”。

  官方表态反对拍卖 民间协会或采取法律行动

  外媒报道称,一枚清代乾隆时期的玉玺17日在法国最大的艾德(ARTCURIAL)拍卖行成交,价格为11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905万元)。据拍卖行资料显示,这枚玉玺高2厘米,长4.5厘米,整体呈深绿色,上刻有“御书房鉴藏宝”六字。

  中国国家文物局新闻官员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称,中国“一贯反对并谴责拍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对于任何确认为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保留追索权利,希望外国有关机构认真遵守相关国际公约”。

  欧洲保护中国艺术品协会此前曾表示,这枚玉玺是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强行抢来的,并要求拍卖行撤回拍卖品。若对方执意拍卖,将采取法律行动。

  对于此次拍卖,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国宝工程公益基金(原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也反对拍卖自中国流失的文物,并希望从拍卖会上撤下拍品。

  玉玺是否“出身”圆明园?

  对这枚拍卖玉玺的出处,各方说法不一。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皇城艺术馆前馆长、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顾问袁山开确认,这枚玉玺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流失的。另有从事海外文物研究的人士认为,该玺是清朝皇帝专用的印章,并且只能存放在紫禁城(皇宫)或圆明园等皇帝行宫里。

  法国艾德拍卖行则声称,此拍品来自一个法国家族。他们自19世纪末起一直收藏这枚玉玺,并非圆明园流出文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圆明园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玉玺没有传承,“根本不是圆明园的,圆明园玉玺只认殿宇名”。而且“皇帝御书房有很多,这种印章是随身携带的,不属于固定的哪个园子”。

  他同时认为,这次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报道,“纯属国人瞎炒作”,和拍卖行无关。

  另据著名拍卖师、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微博]介绍,拍卖行对于拍品的来历一般不会做彻底的深刻调查,也没有必要。只有在需要鉴定真伪的时候,拍卖行才会通过第三方了解相关的证据。

  近年,中国文物成了海外拍卖市场上的抢手货,动辄拍出天价。而一旦贴上“圆明园文物”标签,价格往往会成倍上涨。

  玉玺来源不明成“污点” 或将流拍?

  对于此次拍卖,有一种说法认为,收藏者显然没有合法文件可用于证明玉玺的来历。而且该玺印被私人收藏后,从未公开展出过。来源和传承不清,成为这件拍品最大的“污点”。这可以成为法律诉讼的依据,即对其合法来源申请调查和投诉。因此,该印玺极有可能在付款环节出问题,而形成事实上的流拍。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