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两点“鬼市”点灯 翡翠交易“摸黑”完成
2013-01-07 11:13:23 未知
凌晨2点,"鬼市"火爆开市。这应该是史上唯一的夜间交易场所了,档口密密麻麻,货品各式各样,每个档口一盏小汽灯,客商摩肩接踵。 在四会,翡翠的雕刻全部由人工完成,精工巧匠随处可见,他们的工作专业精致,但枯燥乏味。
翡翠,一块可卖到亿元天价的石头;赌石,“一刀暴富一刀输穷”的刺激。
广东,拥有全国最大的翡翠摆件交易市场、翡翠玉镯交易市场,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秘“翡翠鬼市”,这里上演着最惊心动魄的“赌石”活动。2012年最后的几天,本报记者南下广东,先后探访了四会、平洲、揭阳 、广州 ,深入到石料交易、加工生产源头进行了独家探访。在接下来的“半岛翡翠·源头探石”系列报道中,本报将以“探市”、“探石”、“赌石”多角度切入,通过记者的探访亲历,为读者逐一揭开翡翠市场鲜为人知的神秘内幕。
四会,广州省肇庆市的一个县级市,在中国多如繁星的地名里名气并不大,却有两个举足轻重的身份“中国柑橘之乡”和“中国玉器之乡”。从缅甸开采出来的翡翠,源源不断地送往四会进行切割、雕琢、抛光,全国翡翠市场上有70%~80%的摆件是产自四会。全国最大的翡翠源头交易市场“鬼市”也在四会。“鬼市”每天凌晨2点开市,每个摊点不足2平方米,每家一盏小汽灯,却引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翡翠经销商趁夜色批发进货,交易方式诡异罕见,交易现场颇为壮观。
玉器城 翡翠雕工多出自“福建帮”和“河南帮”
2012年12月26日,记者乘坐的飞机在广东白云机场落地,随即又转乘1个小时的汽车,抵达肇庆的四会。一进四会地界,记者就被抢眼的“中国四会柑橘玉器文化节欢迎您”吸引住。“就在你们来的前一个周,我们的柑桔玉器文化节刚落幕,柑橘和玉器,可是我们四会两张响当当的名片呢!”说这话的,是前来迎接记者的四会市A宝翡翠城的总经理曾先生。
曾先生的A宝翡翠城位于四会“国际玉器城”内,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绕城一周,发现200余亩的城内除了出售各类翡翠摆件之外,还有一排排的翡翠加工生产线,一块块翡翠从粗糙的石料,经过切割、设计、绘图、雕刻、抛光等繁杂程序,变成熠熠生辉价值连城的翡翠摆件。更令人惊叹的是,所有的加工程序,全部人工完成,每个雕工就是靠一盏灯、一个钻头、一个三尺见方的平台,完成了无数件惊世之宝。
“一块翡翠石料,要根据其颜色分布、石块形状,设计加工方案,比如雕刻山水、人物等。中型摆件光雕刻就需要三四个月,抛光需要1个月。”一边听着曾先生的介绍,记者一边观察到,翡翠摆件的加工线都是“作坊式”,雕刻工人普遍年轻,20岁~30岁居多,30岁以上的就带了徒弟。在一块石头上雕琢山水人物,细微到发丝、羽毛、树叶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对于雕工来说,工作高度精密,但极度枯燥,于是不少加工作坊里,都播放热歌劲曲提高干劲儿。
“四会的翡翠雕工在全国闻名,被行内称为"四会技法",其实主要依靠"福建帮"和"河南帮"带动起来的。”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罗秘书长告诉记者,“四方技法”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批的翡翠从缅甸运进四会,引得大批的福建莆田人、河南南阳人来四会从事雕工。“福建莆田人精通木雕,又产寿山石,河南南阳生产独山玉,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先进的雕工技艺,来到四会后很快吃得开,又带来了亲戚朋友到四会来做工发财,并在这里从事翡翠生意,所以我们四会外来人口多,从事翡翠雕工贸易的也就有了"福建帮"和"河南帮"。”罗秘书长介绍。
“鬼市”亲历最诡异的翡翠源头交易
走在四会的大街小巷,翡翠随处可见,翡翠手镯、翡翠挂件、翡翠摆件……除了国际玉器城、摆件A货市场两大专业交易市场,还有一个在行内赫赫有名、外人却鲜有知晓的诡异市场“鬼市”。据当地人称,“鬼市”又叫天光墟,最早始于上世纪90年代。据传言,“鬼市”极其“鬼”,凌晨2点开市,场内无灯,交易双方全靠小汽灯、强光电筒看货,报价从来不用嘴说,而是用计价器“默价”。记者听闻种种关于“鬼市”的奇闻,当即决定要亲身体验一把。
28日凌晨2时,四会下起了小雨,记者乘坐头天晚上订好的出租车抵达“鬼市”。一路上夜色正浓行人稀少,一进“鬼市”,记者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整个市场就像个菜市场,每个摊点却比菜摊小很多,不足2平方米,每家一个小汽灯,汽灯后坐着摊主,汽灯前的摊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翡翠挂件、摆件;摊点一家紧挨着一家,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整个“鬼市”有成千上万户;来自全国各地的翡翠经销商挑灯选货,整个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异常火爆。
在“鬼市”拥挤的人流里转了一会儿,记者发现了“鬼市”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整个“鬼市”上出售的翡翠全都是“毛货”,也就是已经雕刻好、却没有抛光的翡翠半成品,由此一来,翡翠的色彩究竟如何、水头怎样都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而前来看货的行家们,人手一个行内常用的强光电筒,遇到看好的货拿起来用强光电筒细细端详,暗自判断,既有几分专业性,又带有几分“赌”性。
二是,一旦买家看货后向卖家询价时,卖家报价并不用嘴说,而是用计算器打出价格数字,双方还价也是用计算器,这就是传言中的“默价”。“这种独特的方式,为的是不让同行串价。”与记者同行的半岛翡翠总经理王振升常来“鬼市”探货,对其中“规则”也是深谙其道,他告诉记者,每个摊点被称为“档口”,每个档口都有一定的出租时段,从凌晨2点到清晨7点,一个档口能换两三批卖家。记者现场看到,凌晨5时许,果然有“档口”开始进行“交接”,“这就是上一家租户的时间到了,下一家租户开市。”王振升称。
早晨7时许,天渐渐亮了起来,“鬼市”的人流也渐渐稀疏,8点钟,“鬼市”散去,市场上的“档口”都换上了白天做生意的“档主”,夜色中的热闹仿佛一场梦境。“鬼市”带有几分诡异色彩的独特性令人过目难忘,带着种种感慨,记者对“鬼市”的由来产生了浓厚兴趣:是谁创下了这样的交易方式?
这一疑问,记者在四会市玉器产业管理办公室求得了答案。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鬼市”其实是女人们发明的集市。据说,上世纪90年代四会的玉器产业还是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专业的卖场,但四会翡翠已经名声在外,各地客商慕名云集,提前到的就把作坊里的好东西买走了,到的晚的客商就只好在附近住下,第二天天不亮就拍门要货。这时,一些没有固定客户的作坊女主人,一大早送孩子上学,发现这么早居然有要货的客商,就约上邻居姊妹,提着篮子带上自己雕刻的翡翠卖,没想到每次拿出去的玉都很快被一抢而空,一传十,十传百,女人们便都提着篮子,趁天不亮就到天光墟来等待买主。
但是,这个自然形成的天光墟处于居民区,每天早晨交易的嘈杂声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后来政府出面,在一家酒店的废墟上盖起了专门供翡翠交易的集市,也就是记者看到的“鬼市”。后来,“鬼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各色货品集中展示,客商就很少再去作坊要货,而直接到“鬼市”上淘货,于是“鬼市”就成了最早、最大的翡翠玉器源头交易市场。
“这里可不全都是卖A货翡翠,还充斥着B货、C货、假货,所以说,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分辨没抛光的翡翠器件,靠的就是经验、知识积累、胆识。”王振升坦言,他在“鬼市”打交道20年,每次来都感觉是一场“神清气爽的痛快切磋。”
平洲:
国内最大的手镯加工交易中心
在广东,有三个地方因翡翠而盛名:论摆件,就数四会;论手镯,平洲称雄;论挂件,揭阳最强 。而翡翠手镯是女人的最爱 ,也是传家宝中最常见的,此行广东,记者还亲眼目睹了全国最大的手镯交易中心平洲玉器城。
29日,记者从四会乘车1个小时,抵达平洲。平洲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泡茶。除此之外,这里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 ,身上都戴有翡翠,比如翡翠手镯、翡翠镶嵌的戒指。“我们这儿是中国翡翠手镯的发源地呀,我丈夫就是做翡翠的,我戴着这只就是他特地做给我的。”平洲当地居民陈女士说。
在平洲的永安路,有个并不起眼的小路口,拐进去是个胡同,再往里走几步,别有洞天,一家家门店的橱柜里摆的全是翡翠手镯,价格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说其“大”,真是大,交易中心中可以供车辆穿行,完全逛下来,需要半天之久。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交易中心的几条大街上,有广东省、国家相关协会设立的质量检测鉴定点,以保证交易中心批发翡翠手镯的质量和真假。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