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拍艺术品投资收益率:国画价格环比下跌 长期投资获利高
2013-01-31 17:10:41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2012年艺术品市场无可争议地步入了调整期,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大幅下滑,拍品质量严重下降,画廊业经营遭遇寒冬。但艺术品市场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寒冷的环境中,投资升值案例依然不少。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AMMA对2012年秋季绘画类艺术品的投资收益率进行了集中盘点。
2012 年秋,国画指数环比下跌,长期投资获利高。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雅昌国画400 成份指数收于5,219 点,比上季下跌13%,显示2012 秋拍400 位具有一定市场和艺术地位的国画艺术家的作品润格,大部分出现了下滑。(图I-1)
艺术家润格在不同地区也有很大差别,比如2012 年10 月15 日香港苏富比和嘉德香港秋拍结束时,雅昌国画400 指数收于3,470 点,下跌42%。当时指数值明显低于目前。这反映出,从平均价格来看,香港地区书画作品价格整体低于内地。
不同画派的作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明显南北差异。京津画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市场平均价格呈现持续下跌趋势,其中京津画派70 指数和长安画派20 指数与2012年春拍相比下跌18%,新金陵画派30 指数跌幅达31%。海派和岭南画派平均价格逐渐筑底企稳。海派书画50 指数小幅下跌3%,岭南画派30 指数则小幅上涨3%。
在今年市场上作品实现量价齐升的艺术家也有很多。比如溥儒的作品价格指数达到16.3 万元每平尺,创下个人指数历史最高值,同比2011 年秋拍上涨38%,环比2012 年春拍上涨54%,作品成交总额同比上涨13%;马晋作品的涨幅更大,其价格指数达14 万元每平尺,同比上涨160%,环比上涨300%,作品成交总额同比上涨195%。不过马晋作品的成交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今年秋季这一类型的艺术家还有娄师白、钱松嵒、丰子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颜伯龙、周元亮、萧俊贤、江文湛等,其作品的交易市场在近几年均出现持续地量价齐升现象。可见沿着美术史的脉络寻找价格低洼品种,还是存在明显的投资机会,甚至在市场调整期这种机会依然存在。
虽然行情普遍下跌,但是国画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与艺术品市场上普遍认为书画投资20% 左右的收益率预期非常吻合。今年秋拍市场,价格在500 万以上的高价国画的年平均复合收益率为21%,而且国画的长线投资回报率更高。目前拍卖市场的中国书画作品,尤其是近现代书画,重复上拍的比重较高。在今年秋拍成交价高于500 万元的314 件作品中,具有重复交易记录的作品多达48 件。如果假设艺术品的平均交易成本为12%,今年国画的年复合收益率最高值为161%,最低值为-51%,收益率中位数为25%。细分样本,我们发现书画作品的投资回报率与持有期限呈一定的正比例关系。持有期限超过5 年的14 个样本,其平均年复合收益率为27%,收益率中位数为31%;而持有期限少于5 年的样本,平均年复合收益率为19%,收益率中位数为18%。可见,中国书画更适合长线投资。
在这些具有重复交易记录的样本中,以齐白石和李可染的作品最多。其中齐白石作品有12 件,其作品年平均复合收益率为32%;李可染作品有8 件,平均年复合收益率为36%。今年国画收益率最高的作品为李可染《漓江》秋山(镜框),在北京传是以3,450 万元成交,比去年秋拍的1,105 万元的价格升值161%;排名第二的为八大山人草书《爱莲说》(立轴),其在中国嘉德以724.5 万元成交,比去年秋拍287.5万元的价格升值了131%。当然市场上不乏贬值的例子,比如吴冠中1978 年创作的《石头林里有人家》,与去年相比,年平均贬值约51%;谢稚柳1956 年作《西湖富春纪游 》(册页 十四开)年平均贬值约44%。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