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活泼泼地——李津的水墨长成

2013-04-25 17:26:26 陈蛮父

北京东方大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关于“活泼泼地”,司空图的《诗品》作过如下解释:“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朱熹也曾说过,“活泼泼地者,乃道体之本,然无一毫亏欠,无一息间断,固浩浩然,广大流行而无穷尽者也”。

李津 海比河深
35×48cm

  《五灯会元》里有这么一段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只为禅宗认为,禅者,活泼泼也,非枯木死灰。这样的庵主,要他作甚?禅宗讲究顿悟,反对线性思维,喜欢一切出人意表的东西。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这通常也被中国人引为艺术的圭臬,有“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的说法。

  董其昌之后,水墨画俨然成了南方士人专美的一种闲余的游戏,一切以长江下游狭小地块上人们的视野和情趣为依归,有时干脆称为南画。一部中国画的历史就是南宗由确立并走向胜利的历史。在中国,凡冠以“南”者,大抵都有温软、孱弱的属性。水墨画的创作自此完全指向内心,它是内敛的,自省的,慢慢异化为一种哲学工具。在强大的惯性中,思考是多余的。水墨画在很短时间里发展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圆融自得,烂熟。与此同时,本体绘画逐渐式微。被绑架的中国画很快就暴露出其先天的弱点,高度程式化,最终堕落为一种类型化创作。这种不幸或许是所有人事都逃不脱的铁律吧。

李津 新文苑图 31.5×62.5cm

  然后是厌倦。

  我们就只能等待,等待时间来产生作用。

  好在历史总不会让我们长久地怅望。

  叛乱往往从王廷的远方发动。在民初易代的大背景下,有了一流理论家、三流画家陈师曾的襄助,湖南木匠齐白石隆重登场,地点是在远离水墨画老巢的北平。齐白石天生神力,立志要“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为画坛开生面。他颠覆了固有的程式和观念,甚至把昆虫、老鼠及油灯、算盘、柴耙等家什都引进画幅中。齐白石在58岁时“衰年变法”,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中国画的一次小小的救亡。齐白石在精神上并不附丽于当时的知识阶层,他个人的禀赋再加上机缘,使其有机会完成了对中国画的革新,他画作中洋溢的生气在水墨画千余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齐白石是个了不起的修正主义者,他的成功是本体绘画的一次胜利。

李津 北风吹
45×48.5cm

  这之后,又归于沉寂。我们还是等待。

  再来看看李津,1958年出生的天津人。就中国画本身来说,李津这代人面临的局面或许比齐白石、陈师曾们更加糟糕。在传统和外来艺术的重力压迫下,李津们长期在黑暗中穿行,像只鼹鼠一样很难探出头来。这一点,从李津的早期创作就可看出端倪来:面貌芜杂,无所适从。这是自然的。正如艾略特所说的:“历史有许多捉弄人的通道,精心设计的回廊、出口,用窃窃私语的野心蒙蔽我们,又用虚荣引导我们。”但是与同侪们相比,经过短暂彷徨后,李津先天的一些品质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正是在吴昌硕的羽翼下,齐白石完成了蜕变。巧合的是,在李津的长成过程中,同样是一个南方人起过催化作用。如果说齐白石曾喝过吴昌硕的乳汁,那么,李津无疑也叼过朱新建的奶头。在20世纪80年代,以朱新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画家刮起了复古之风,试图在传统的树干上嫁接新苗。这是我们的好习惯,前路不通,不妨向后转。与朱新建在南京的邂逅使得李津完善了自己的艺术拼图。但就此将李津归为新文人画家也是不妥的,因为本质上李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之人,他生就的气质注定其不会耽于传统,像朱新建那样将创作引向内心的体悟。新文人画激起的这点涟漪尚不足以留住他的脚步,李津很快又一头扎进了当代艺术的怀抱,在南京的游历充其量为其做了必要的砥砺。

  李津具备中国人群中罕有的酒神精神。尼采对酒神精神进行过深入的解析,在尼采看来,悲痛是深沉的,但是欢乐比悲痛更深沉。“你愿意,你贪求,你爱恋,只因此你才赞美了生命。”生命是一派欢乐的源泉,李津显然深谙此道,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使他很容易沉迷于食物、肉体及其他一切物象。与齐白石状写花鸟草虫来表现追忆人生一样,李津绘画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对食物和肉体的礼赞,表现出一种庶民的狂欢。各种肉、生肉、男女的肉体,堆砌、铺陈,令人眼花缭乱,营造出反智和自嘲的美学效果。从人和食物夸张的关系以及食物奇特的表情上,你几乎能感受到李津不可抑制的欢愉和颤栗。李津在埋首传播他的美食福音,通过描摹丰盛的食物,也抚慰了我们贫瘠的灵魂。

  李津的艺术活动与生活几无缝隙,自传式的创作,保证了其作品的无限鲜活。对一个成长于京津地区的人来说,拿自己开涮似乎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由于不善于思考,故欢乐来得容易些”,这也许是李津的自谦之词。李津貌似粗鄙无文,但胜在简单、纯粹,更直接有力,其烈火烹油、鲜花著锦般的画面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他的画面上充斥着野蛮的力量,予取予夺,不瞻前顾后,活泼泼地恣意生长,呈现了一种充盈的生命状态。因此,李津本质上是一个本体画家。

  和齐白石一样,李津卓然独立于中国绘画伟大的传统之外。

  摒弃伟大的传统,并建立全新的审美模式,这正是一个伟大艺术家应有的品格。

  我们不见这样的画家已经很久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郭燕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