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后博物馆之城时代”的东莞民间博物馆

2013-07-02 09:00:31 谢瑞芳 李立

走进“后时代” 民间博物馆仍需要扶一把

  2005年,东莞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其中民间力量创建的博物馆成为“博物馆之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8年过去了,从文化新城迈向文化名城,东莞的文化建设经历着转型升级,有人说“博物馆之城”已经初具规模,也有人说“博物馆之城”已经成为一个旧的概念。

  “博物馆之城”背景下诞生的民间博物馆。各自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也各自有各自的运营模式,这种差异使得东莞的博物馆文化更具多元性,但这些民间博物馆却也都面临着在资金匮乏、人才紧缺和平台狭窄等方面相似的问题。对于东莞的民间博物馆来说,后“博物馆之城”时代下,它们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存活的问题,更是如何将文化与产业进行结合的问题。

  一人建三个博物馆

  说起东莞的私人博物馆,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银城酒店董事总经理、东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黎平,他一人就有三个私人博物馆。在黎平的银城酒店二楼有个枕头博物馆,陈列着从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的远古社会的石头枕、战国时期的警枕、唐宋时期盛行的瓷枕,一直到明清以后的藤枕、竹枕,以及令人心酸的“鸦片烟枕”,再到现代五颜六色的新型枕头,各式各样的枕头达2000多个,展出1200多个,其中又以瓷枕为主,超过800个。

  黎平说:“设枕头博物馆是关注睡眠文化,想让大家了解中国枕文化的源远流长。”

  除了枕头博物馆,黎平手上还有婚礼博物馆、莞香博物馆。婚礼博物馆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婚礼,包括婚礼藏品的陈列、婚礼环境的布置、婚礼菜单的设计、婚礼过程的组织、婚礼文化的探究……莞香博物馆则收藏和展出了四十多种莞香、八十多种线香、四十多件香根、一百多个历代香炉、五十幅组画、近一百二十件房画及百余件历代诗人讴歌莞香、焚香的书法作品。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莞香的历史、传说等,介绍了焚香的由来、掌故、礼仪,让人对这个颇有几分神秘的莞香多了了解。

  黎平认为,东莞要打造博物馆之城,至少要有上百个博物馆。“要打造博物馆之城,首先数量要上去啊。”他说。据市文广新局文物科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文物科登记的博物馆共有31家。

  时间回溯至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东莞市建设博物馆之城实施方案》,随之出台了《关于博物馆之城建设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与之相应的是,从2005年到2010年,东莞每年拿出500万总共3000万用于“博物馆之城”的打造。

  一间茶室出发的博物馆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许多社会力量创办的博物馆雨后春笋般在东莞涌现,陶瓷博物馆、钱币博物馆、家具博物馆……关于民办博物馆的报道也经常见诸于报端。这其中,既有私人博物馆,也有大型企业创办的产业博物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二楼,有一间不大不小的茶室,这里既是茶艺陶瓷作品的展示室,也是陶瓷博物馆接待客人的地方。一些参观完博物馆的客人会被引导至此,坐下喝茶,听一听关于博物馆的故事。

  最早的时候,陶瓷博物馆就只有两个茶室这么大,茶室的对面是陶瓷大师陈复澄的艺术馆。陶瓷艺术馆副馆长姚春回忆说,2005年,市文广新局来唯美集团考察,建议把艺术馆改造成博物馆,后来,他们到佛山去找了二三十件文物摆放了出来,这就是陶瓷博物馆最初的样子。

  “因为有人对它有兴趣,陶瓷博物馆才能一点点扩展到现在的规模。”姚春说,从茶室出发的博物馆逐渐扩容,如今已经占据主楼的二到三层。“每年接待8到12万人,在东莞来说,这个接待规模也是排在前列的了。”姚春说。

  每年来陶瓷博物馆参观的人当中,有百分之四十是政府组织的学习团体,另外有百分之三十是青少年团体,而唯美集团的客户只占不到百分之二十。可以说,从陶瓷博物馆诞生之初,除了作为企业品牌的一种展示之外,它就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向外展示东莞的文化实力,向内提升城市的文化水平——这也是东莞的民间博物馆所共有的特性。

  “政府和企业的发展都需要资源,社会资源其实是联系我们的纽带,也是我们的舞台,如果这个舞台可以体现我们双方的共同利益,那就有必要打造好它。”姚春说:“对企业来说,为社会资源贡献的越多,也能从中得到的越多,这是办好博物馆的动力之一。”

  资金匮乏是发展最大瓶颈

  与动力相对应的,是投入,姚春介绍,陶瓷博物馆每年的维护费用在一千万左右,这个费用一直由博物馆自己承担。“幸好我们现在可以自负盈亏。”姚春说,从2005年到2011年,他们从市里面获得的补贴总共不到100万,而每年的费用还不完全一样。

  在采访东莞几家私人博物馆的过程中,资金的匮乏始终是民间博物馆发展的最大瓶颈。

  黎平手上的三个博物馆常年免费向市民开放,黎平从来没有考虑过收费:“这些本来就是文化,大家来看自然是好事,哪还能收门票啊?”黎平大致估算了一下,三个博物馆,每个每年运营的成本费用大概需要十几万元。他说:“国内现在应该还没有能够盈利的私人博物馆。” 位于莞城可园博物馆对面的森晖自然博物馆自2008年创办以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作为民间文化产业的一种特别模式,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但是,作为一家半公益性的博物馆,生存是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森晖博物馆目前还在靠森晖古玩城养。

  “森晖是企业创办的博物馆,不是由国家出资,没有明确的国家财政资金扶持渠道,旧厂房的改造基金、房屋的租金、水电费、保安费、管理人员工资、维修护理费等等支出都是企业支付,而收入的来源仅靠门票过于单一,远远达不到支出的需要,资金的匮乏,已经成为私人博物馆发展的限制。”森晖博物馆的总监陈彭年说。

  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是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兴建,目前已经随银行搬进台商大厦旁的新大楼,展厅面积达3000平方米,共展出钱币类藏品12000件(不含资料文献),虽然没有独立核算运营成本,但钱币博物馆目前也没有收入来源,藏品的补充、维护还是靠银行投入。

  很难找到匹配的专业人才

  除了资金的匮乏,人才也是民间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如果说附属于银行,运营有银行投入,资金还不是主要问题的话,那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人才。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的博物馆分类比较粗,很难找到相关书籍来培训,再加上信息不流畅,交流起来也不方便。很难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获得专业的知识。“钱币的维护、保护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我们也希望现有的工作人员能得到持续化的专业培训,可太缺乏这方面的培训机构和教材了。”

  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东莞私人博物馆高端的代名词,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博物馆内还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没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专业的讲解,这也让许多人面对珍宝时,不知道其价值。而且,文物在展示的时候,也对外在条件有讲究,如果没有专业人才,很容易给文物造成伤害。 在采访过程中,姚春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和几位市属博物馆的馆长组织了一个非官方的博物馆论坛,已经进行了两年,每个月馆长们都会聚在一起。这样的论坛为他们带来了沟通联络上的便捷,之前袁崇焕纪念公园筹办一次大型活动,因为在论坛里平时交流比较多,一个电话就实现了资源共享,办成了一个成功的活动。“其它社会博物馆馆长没有加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几位馆长都是科班出身,民间博物馆做不好的原因,跟这个也有关系,专业方面的人才太少。”姚春向记者介绍,博物馆通常需要三方面的人才:博物馆学、历史学和艺术方面:“博物馆的人才引进可以在这几方面来进行,其实这三类的人才,对于东莞进行文明城市的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专业人才的引进上,东莞做的并不好,政府没有和企业更多的沟通、联络、推介。要知道博物馆怎么运营,归根结底还都是看人做事。我来东莞8年了,房子买在花园粥城那,却还没法积分入户东莞。”言语之中,姚春流露出一丝无奈。

  文化与产业的结合

  尽管东莞的民间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匮乏、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但这些博物馆还是在做一些有效的尝试的,希望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博物馆发展的生存之路。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先有旗峰山铂尔曼酒店,再有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但是点开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的官方网页,你又会发现,酒店其实是为博物馆服务的。“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由旗峰山铂尔曼酒店、抱朴堂展览厅、文壁展览厅、旗峰山书画院等共同构成,是一个集展览、鉴赏、拍卖、讲座、笔会等为一体的高端文化艺术平台。” 这是官方网页上对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的介绍。

  旗峰山艺术博物馆馆长王跃庆说:“高级酒店只是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的配套设施。”酒店解决了博物馆运营的资金问题,前来参加学术、艺术活动的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家们,也为博物馆积聚了人气。而博物馆不断地进行文化艺术品的展览和学术交流,同时也为酒店的经营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应该是以藏养馆。馆内有不少珍贵文物,在艺术品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博物馆会出手一些藏品,购回更高端的藏品,如此循环,馆内的藏品就越来越高端,使得该馆在国内已经颇有名气,最近两年还吸引了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到馆内举办预展巡展。

  2008年,森晖在筹建自然博物馆的同时,也筹建古玩城,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藏家的要求,定期举办各种鉴定活动,提高藏家的文物鉴定水平。这样的培训森晖每年都要举办几场。森晖也定期组织藏家参与藏品交流活动,为东莞藏家打造一个良性的互动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更好地激活了古玩市场,让森晖找到了市场生存发展的空间,也正是古玩城的良好运作,让森晖博物馆有了发展提升的空间,森晖博物馆的馆藏丰富了,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博物馆的人气旺了,也就带动了古玩城的消费。古玩城和博物馆相得益彰的配合,成为森晖主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要加强对博物馆的引导

  当被问及姚春对那些民间博物馆印象比较深时,姚春说,民间博物馆做的好不好,关键要看博物馆建设是否能和企业结合起来:“把文化和产业做结合,会发生质的变化。”

  2010年,市旅游局曾组织过一个“博物馆与旅游”的论坛,召集了东莞的博物馆和旅行社,从中搭桥来推介东莞的博物馆。姚春介绍,从去年开始,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群逐渐增多,现在已经占到了参观人群的百分之十左右。而今年年初,陶瓷博物馆更是评上了3A级景区。

  陶瓷博物馆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旅游人群能够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陶艺产品的购买上,实际上,这也是陶瓷博物馆的主要经济来源:博物馆的艺术产品会通过唯美集团的渠道进行销售,销售的获利用于博物馆的维护和建设。

  姚春说,未来以陶瓷博物馆为基础,将形成一个陶艺村,陶艺村里将会对整个制陶流程有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展示,同时,也会吸引更多陶艺大师在陶艺村创办工作室。“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更深层次地影响、带动东莞的陶瓷水平。”

  “希望政府能充当其中间人的角色,帮我们协调一些事情。”姚春说,有政府的介入协调,一些棘手的情况会更好处理,他举了一个政府协调的案例:在唯美集团后侧原本有个做废旧电池回收的工厂,污染很大,对唯美集团影响也很大,经过多方协调,这块地最终被唯美集团收购,现在成了唯美商学院所在地。

  “博物馆之城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光是说建多少馆,更要看博物馆在社区里发挥什么样的功效。博物馆建好后,政府要对它进行引导,要帮它引进人才,要使它能够和产业相结合,在社区发挥效果,这个工作量会是很大的。”谈到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姚春用了一个比喻:“就像盖间房子,房子盖好,要好好装修,让它有家的氛围和感觉。”

(责任编辑:刘梦盈)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