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继儒《梅花册》传达的隐士品格

2013-09-28 16:57:44 未知

2013西泠春拍 陈继儒 梅花册

  图说:

  洒金水墨纸本 册页(十六页) 21.5 cm×13.8cm×16

  出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册P23(选六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1986年。

  着录:1.《石渠宝笈》卷二,贮御书房,“明陈继儒梅花”。

  2.《历代着录画目》 P307,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34年。

  2.《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一册P1,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一卷,劳继雄着,东方出版中心。

  说明:1.清内府旧藏,并贮御书房。

  2.清定郡王载铨、孙毓汶递藏。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陈继儒《梅花册》传达的隐士品格

  崇祯九年(1636)三月的禊日,耄耋之年的董其昌应他的白首至交陈继儒之请,为陈氏所着《白石樵真稿》作序。在这篇序言中,董其昌将陈继儒比为唐代的著名隐士卢鸿,并因自己垂年老迈不能为陈氏再序而深感遗憾。而就在这年的冬天,董其昌即驾鹤西去。在他的弥留之际,陈继儒则一直陪伴在旁,并为他装殓入棺。

  陈继儒年甫二十九,因为在之前的科举考试中落第,加之自己疟疾复发、母亲病逝、家境日贫,便取儒服冠焚裂之,从此绝意场屋,与徐益孙结伴隐居在小昆山之南。他又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命之“乞花场”。年届中岁,他又取陆机诗句“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之意,构筑茅屋,颜其居曰“婉娈草堂”。

  在父亲去世后,陈继儒便移居东畲山,构筑了“东畲草堂”。在陈继儒的山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同古木名卉为伍。他在东畲草堂亦“广植松杉,屋右移古梅百株”。正是与这些古梅朝夕相处,陈继儒笔下的墨梅遂成为他的一项绝艺。

  陈继儒留下了大量墨梅作品,此《梅花册》存八叶,每叶皆诗画对题。

  第一叶绘古梅干一株,横斜一枝折为“女”形,而苞蕾盛放,于苍古中显生机。题为:“一枝瘦鹤舞,千行瑞雪飞。眉公写于绿窗下。”

  第二叶画倒垂新枝一组,淡墨写枝圈花,浓墨点蕊。对题云:“玉鳞寂寂飞斜月,素手亭亭对夕阳。此李颀诗也。王吏部园中有亭亭亭。陈继儒。”然而陈继儒却误记了这句诗的作者,其实乃唐代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的一联。

  第三叶绘仰生梅树,枝槎交叠,含苞始放。题为:“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咏梅者惟此诗为第一。眉公。”这是唐代崔道融《梅花》诗中的两句。古人咏梅花诗甚伙,向来推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绝唱,然而崔道融此诗却不着色相,上句写梅之香韵,次句写梅之品格,足以高压百花。

  第四叶中一枝由上方横垂而下,自右侧穿出画外又折回上仰,大有凌空雾断之境。题曰:“月照梅花,影落窓上,宛似此图,试为写之。眉公。”

  第五叶从右上角露出老干一截,生出一枝直垂而下,构图奇峭峻拔,画意简洁,并题自书诗云:“翠羽月中呌,玉鳞风外斜。眉道人。”

  第六、第七两叶均取林和靖诗意而作。第六页梅枝自右方盘旋而下,横经底部又从左侧生发而上,正是“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故题云:“以晴香榜梅花,不若以清浅题之。眉道人。”而第七叶则绘古梅桩一尊,枝槎奇拗遒劲,仅有残花数点,题为:“暗香。眉道人于顽仙庐戏写。”可知乃取“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而“顽仙庐”乃陈继儒在父亲亡故后,移居东畲山构筑草堂时命名的斋名。其时他已年过五十,所以此册虽无年款,推测可知应为其盛年力作。

  第七、第八叶仅大题“香雪”二字,所绘为雪中梅花盛放之景。画好梅花后以淡墨积染背景,留出梅花上的积雪,梅雪争春,生机盎然。宋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所写正是此境。这八叶墨梅均绘于金笺纸上,细腻的鱼子金片有如霏霏小雪,与梅花的主题正相互映衬阐发。由于金笺纸制熟不透水,陈继儒以积墨产生的淡逸清雅意境为尚,通透如玉的墨色愈发衬托出梅花的高洁来。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