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屏闲展鹊华秋——吴湖帆《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等现身朵云轩

2013-11-21 14:24:39 未知

吴湖帆《绿窗春雨》

吴湖帆《绿窗春雨》

吴湖帆 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设色纸本镜片 33×85cm

吴湖帆 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设色纸本镜片 33×85cm

  朵云轩2013年秋拍将于12月22日-25日拉开帷幕,近现代书画仍是有特色的重要板块;其中,数件吴湖帆的精品如《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绿窗春雨》尤其引人关注。

  吴湖帆的绘画从正统派入手,但不被“四王”风貌所囿,并由此上溯明唐(寅)、沈(周)等,涉猎宋元诸家。他还能把人为设置的南北二宗的壁障冲破,不带偏见,多方汲取养料,对中国上下千年的灿烂传统广采博取,积蓄生发,使他突破当时笼罩画坛的浓重阴霾,以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独树一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发光华的画家。

  吴湖帆的传世作品,有不少是对古代名作的临仿,以临仿的手段对前贤师法并研究画史和画法。他早年遍临了家藏四王真迹,每帧均达数十遍,每遍反复增损。一次临毕,必将原稿与临本并悬,久久玩味,于布局、经营、勾勒斫拂之处认真比较、细心体察,然后继之以两遍三遍,直到毫厘毕肖,一如书家临池的双勾。形象宛然古人,而笔墨神韵,一一寻真,且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杂一他笔,若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朵云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拍卖过的吴湖帆《临董其昌山水册》、《仿郭熙幽谷图》、仿唐寅的《幽篁虚亭图》、《福济院忘机图》以及2012年秋拍中的《临五牛图卷》,即属此类若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的作品。

  吴湖帆在1940年代中期迈上了艺术生涯的颠峰,至5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春云烟柳》、《海野云冈》、《潇湘雨过》、《桃坞春色》、《秋岭横云》等。《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和《绿窗春雨》分为1951年和1953年的手笔。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所画山水画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名画之一。明清两代曾入藏于民间,后入清宫,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于1295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周密所画。周氏原籍山东,却生长在赵孟頫的家乡吴兴,从未到过山东。赵氏既为周密述说济南风光之美,也作此图相赠。画幅中矗立的两座山,右方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吴湖帆《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虽曰临仿,但也显示了他的创造性,在语言运用上其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同赵孟頫的皴法相比,又有微妙的差异,如赵的用笔趋于松动,吴在灵动的基础上则较之更挺劲坚实,当然这与吴师法唐寅有着极大的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吴湖帆在继承传统时的一大贡献及特色。

  《绿窗春雨》作于1953年,受画人是吴湖帆的好友名医方幼庵,是吴湖帆艺术生涯中鼎盛时期的用意之笔。正如他的典型风格,既没有逸笔草草的不求形似,亦无拘谨刻板的规行矩步。这种效果从师承上说是得力于他在对传统的学习中立足于正统,又不为宗派观念所缚。这幅作品,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注重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笔墨清刚流丽,转笔圆浑灵活。

  《绿窗春雨》画幅虽小,而境无尽,特别让人遐想婉约派的词境。其实,吴湖帆常于笔闲之际,取唐宋名家诗词览读。他的词主学周邦彦、吴文英。周、吴分别是北宋、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周邦彦词,典雅含蓄,富丽精工;吴文英词,意象和色彩比较浓丽明艳。吴湖帆的词不仅立追周邦彦、吴文英而深入三昧,而且,他还以画笔再三描摹周、吴的词意来传其神韵。如他的传世名作《风娇雨秀》、《雾障青罗》等即是以词句为画题的作品。即使他的闲章,也多取词句,如“吴郎乐府”、“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山抹微云”、“满身香,犹是旧荀令”等。苏轼曾称王维的艺术是“画中有诗,”那么,我们不妨称吴湖帆是画中有词,特别是有婉约派的词意。而此幅《绿窗春雨》,正是完美地诠释了他对婉约词意的追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