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尓沃联手缔造7亿美元天价 拍卖行与巨富打造的新世界
2013-12-23 11:52:11 未知
可爱的气球狗早已变成艺术家昆斯的代名词,5840万美元的成交价使《气球狗(橘)》成为名符其实的当代艺术第一贵。
培根《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 》(局部)无疑是这场夜拍的主角,1.42亿美元成交价一举击败孟克的《呐喊 》,是艺术拍卖场有史以来最高价的艺术品。
紧邻洛克斐勒广场的西49街与50街在11月的第二个礼拜二晚间挤得水泄不通,一辆接着一辆的黑头礼车在车阵中缓慢移动,此起彼落的喇叭声反映出大家急迫的心情,没有一个人想错过纽约佳士得今年的最后一场「战后与当代艺术」夜拍。这一夜,沃尓沃们史无前例地砸下7亿美元购买艺术品!
在艺术圈与拍卖场中,「史上」这两个字可说是耳熟能详、有时甚至有点被滥用了。我们常用「史上最强组合」来形容艺术家与精品业者间的跨界合作,「史上最珍稀」在珠宝拍场上指的大多是单颗巨钻或色泽通透的鸽血红宝,至于「史上最贵的国画拍场」,绝对少不了张大千的画作。自十八世纪中的草创时期以来,佳士得、苏富比两大拍卖行每家都是逾两世纪年岁的真正老牌公司,逾两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举行过上万场的拍卖会,而上个月佳士得纽约的「战后与当代艺术夜拍」,共创下近7亿美元的成交额。这,才是货真价实、实至名归的「史上最强」。
纽约时间11月12日晚间,这场由佳士得举办的「战后与当代艺术」夜拍,共有69项艺术品上拍,最终售出63件,成交率上看91%,总成交额更高达6.9亿美元(含买家佣金),缔造艺术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其中成交单价超过5千万美元的作品就有5件,分别出自培根(Francis Bacon)、昆斯(Jeff Koons)以及沃荷(Andy Warhol)。总共39位现当代艺术家作品上拍,更有达10位拍出个人作品的最高价,其中又以全场第一高价、1.42亿美元的培根《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掀起话题风暴。
谁是拍场巨星?
现当代名家列阵,幅幅精采
这场夜拍之所以能交出如此傲人的成绩单,高品质的拍品是一大关键。自二次大战结束后,西方世界最名闻遐迩的艺术家、最革命性的作品终于一齐在纽约聚首,带来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从1947年创立的空间主义(Spazialismo)、于1950年代达到顶峰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 or New York School)、19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后现代艺术(postmodern art)的代名词普普艺术(pop art)到当代艺术,过去6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思潮依序排开,这次夜拍拍场犹如一本艺术点将录,艺术家的阵容相当坚强。而这些艺术家们也在进行跨时空交流的同时,交织而成庞大的创作语汇,更激发出惊人的商业能量。
空间主义顾名思义,常藉由割、戳等破坏画布的行为,突破画框代表的鸿沟,进而增进画内与画外真实空间的交流。其创始者封塔纳(Lucio Fontana,1899-1968)终生致力于打破绘画与雕塑在本质上的限制,将「空间」视为一个超然、不受界定的元素,更大胆挑战它在百年艺术史上的定义。虽然封塔纳的创作思维不完全清晰易懂,知名度也远不及同时代的代表艺术家们,但他的前瞻性与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水涨船高的作品价格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上拍的作品《空间观念,神之终结 》(Concetto spaziale, La fine di Dio)来头不小,是封塔纳非常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一系列共六幅的油画完成于1963至1964年间,浑圆的蛋形意象象征着宇宙的出现与再生,蛋形上错落的小孔相互循环、生生不息,背景空无的一片黑却又不时地提醒观者一切的存在只要有开始,必定也会结束。这幅杰出的作品将画面的虚构空间与真实空间结合,使人们得以拥有追求精神与灵魂的自由。扣掉现存于巴黎庞毕度中心、东京、达拉斯以及马德里的四幅,仍在艺术市场上流通的两幅皆身价非凡,其中一幅在2008年伦敦苏富比的夜拍场上写下1032万的佳绩,最后一幅、也是此次拍卖的第19号拍品最终更拍出2088万美元的惊人价格,不仅缔造封塔纳个人作品的历史新高,也使他自金融海啸后略为下滑的市场价格再度回到高点。
罗斯科领衔,贾德大放异彩
在战后艺术拍场上,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们一向表现不俗,在当晚更是当仁不让,罗斯科(Mark Rothko)、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以及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三人分别雄霸此场夜拍的第四到第六高价。拍出全场第四高价的《第十一号(无题)》(Number 11 (Untitled)),是罗斯科1957年的创作。温暖的金黄色替这幅画带来一股火热的能量,与罗斯科晚期永远阴郁、暗沉的作品形成极大反差,是艺术市场上相当罕见且质精的作品。当它于1992年前首次现身拍场时,仅以110万美元成交,时隔11年,它的身价却已翻涨了40倍、飙上4608万美元,市场潜力无穷。
紧接在后的是波洛克的滴画《第十六号 》(Number 16),完成于1949年,大胆的几笔艳红与如丝般的黄色笔触都使画面不失协调却又更有特色,展现艺术家晚年对色彩的精准掌握。这幅画最早曾是Peggy Guggenheim女士的收藏,完完全全是精品等级的佳作,最终的成交价也如预期中冲破3264万美元,勇夺全场第五高价,也是波洛克个人生涯的第三高价作品。
德库宁的《无题第八号》(Untitled 8)也是当晚非常受瞩目的焦点。以纽约渡假胜地东汉普顿(East Hampton)的光线与人群为灵感,用浓厚的油墨带出粉彩(pastel colours)的温和,替激烈的画面增添些许柔美。德库宁的创作风格发展至此,已完全跳脱形体的具象再现,每一笔都在探索线条本身的生命力,是除了《女人》(Woman)外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也是画家生前的最后一个巅峰期。这件希有且非常迷人的作品也不负众望,拍出德库宁个人作品的最高金额3200万美元,由纽约的艺术顾问Nancy Whyte所购藏。
在极简主义的部分,贾德(Donald Judd)那着重色彩媒材、专门探讨主体与其周围空间之关联的雕刻作品一直是拍卖场上的常胜军。贾德曾于1965年发表一篇非常重要的短文《特定之物体》(Specific Objects),提出一个在当时相对新颖的雕塑概念——一件三维作品必须同时具有绘画与雕刻两者的特性,但又不能变成绘画或雕塑,他将这类型的艺术称为「新作品」(New Work)。而「新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年前在同一场夜拍中拍出的《无题(伯恩斯坦 89-24)》(Untitled (Bernstein 89-24)),成交价高达1016万美元,是当时贾德作品中的第一高价。如果每个伟大的思维必定经过一段艰苦的酝酿期,这次上拍的《无题(DSS 42)》(Untitled (DSS 42))就是品质精纯的酝酿期作品。
这件作品创作于1963年,将铝板铺上一层有刻纹的木头,再在木头上填满红色与黑色的油彩,在视觉上看似如雕塑、本质上却又与绘画较相近的创作语汇已逐渐成形,除了消去在观看时可能产生的错觉,更进而将真实空间与本体结合。艺术史学者普遍认为这时期作品预告之后「堆叠」(Stacks)、「连续」(Progressions)等系列的成功。的确,艺术家在酝酿期间的反复摸索与尝试,不只能决定往后的成败与否,更是造就卓越艺品的垫脚石。时代意义不仅使这件作品更加迷人,也拍出扎实的1460万美元身价,成为名符其实的极简主义第一高价。
普普与当代的终极对决
在时序上紧紧相连的普普艺术与当代艺术,代表的却是两个不同世代的流行文化。而这两个领域中的佼佼者——沃荷与昆斯,也都有代表作出现在此次的拍场中,拍出的成绩一样傲人,可说是不分轩轾。全部共69件拍品中,沃荷的作品就占了7件,虽风格略有差异却件件皆精品。除了编号61的奔驰车网版印刷与编号7的****像外,最令人瞩目的重量级拍品莫过于1963年完成的手绘画《可口可乐(3)》(Coca-Cola (3))。
其实真的不必用太严肃或深入的角度来看待沃荷的作品,就像艺术家自己所说的:「我是一个极度肤浅的人」。肤浅,却也是流行文化衍生出的产物,与工业化生产、大量复制的普普精神不谋而合,有效确保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又有什么比可口可乐更能代表无限大的商业利益?这幅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创作年代,是属于非常早期的普普艺术,从其媒材「酪蛋白漆」(casein paint)就可略知一二。酪蛋白漆同水彩与墨水一样属于水溶性颜料,优点在于快干且可涂改,直到1960年代末压克力颜料被大量使用前,它都是商业设计最重要的媒材,而压克力颜料易使用且价格便宜的特性也使它迅速成为普普艺术的灵魂。
换句话说,这幅黑白的酪蛋白画不管在创作思维上、在媒材上、在内容表现上都可被视为美国普普艺术的滥觞。如此具划时代意义的可口可乐瓶,果然毫无意外地拍出接近高标价的5728万美元,为目前沃荷作品拍卖纪录的第四高价。加上纽约苏富比在11月13日晚间拍出的史上最高价、1.05亿美元的《银色车祸(双重灾难)》(Silver Car Crash (Double Disaster)),沃荷无疑是现当代拍场上最闪亮的巨星。
在最终的成交结果出炉后,能与沃荷分庭抗礼的当代艺术家莫过于昆斯以及他的代表作《气球狗(橘)》(Balloon Dog (Orange))。可爱的气球狗可说是当今艺术圈中最受欢迎、最广为人知的雕塑作品,它拥有滑顺的皮肤、像腊肠般圆滚滚的身躯、还有精致小巧的鼻子跟尾巴,与我们儿时记忆中的气球狗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它非常大。可爱并不是这只狗狗红透半边天的原因,其雕塑的过程其实难度相当高。
以此次上拍的橘色气球狗为例,得先将高耐热度的不锈钢铸模成圆弧状,再将其打磨至镜面般平滑光亮然后均匀上色,最后再组装成3.6公尺高的模型,肉眼所及看不见任何接缝,是一件非常需要技法的雕塑。虽然艺术家本身并不是实际执行铸造的技师,但在充分了解各种媒材的特性后,才能将设计语汇发挥到极致,进而不断挑战媒材本身的限制,在当代艺术百家争鸣的今日,这才是区别一个艺术家好坏的主要因素。昆斯的创作思维直接且回归艺术的初衷,希望透过能代表生日派对的气球,找回孩童时期那最纯真的喜悦。这件大人小孩都喜爱的作品,最终也以超出高估价的5840万美元成交,不仅又一次在此场拍卖中创下艺术家的个人新高,更一举超越李希特(Gerard Richter)的《米兰的教堂广场》(Domplatz, Mailand),成为当今在世艺术家上拍作品中的最高价。昆斯也在这次普普与当代艺术的对决中,以110万美元之差险胜沃荷,艺术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清朗明净。
42亿台币的培根
犹记2012年5月苏富比拍出的孟克(Edvard Munch)《呐喊》(The Scream),1.2亿美元的成交价轰动一时,不仅巩固孟克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更一举夺下拍卖市场上最贵艺术品的头衔。但这项荣耀并没有维持太久,在这场夜拍结束后,《呐喊》随即将「史上最贵」的宝座让位给培根的《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 》。
当拍场荧幕上一出现它的身影,拍卖官、佳士得欧洲区总经理Jussi Pylkkänen镇定地说:「让我们从8千万开始标吧!」最终1.42亿美元、合台币约42亿的成交价绝对是历史纪录。如此庞大的金额可以买下43辆世上最贵的蓝宝基尼(Lamborghini)超跑Veneno Roadster、或1.7颗史上最贵的59.6克拉布粉红钻,喜欢房地产投资的人也可选择3户纽约中央公园西区的顶级阁楼,或半个顶级购物中心Bellavita宝丽广场,但纽约重量级画廊Acquavella的现任经营者William Acquavella却决定将这笔巨款投资在培根的油画三联幅上。这位艺术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老手dealer,心中打的如意算盘到底是什么?
这位1909年出生的爱尔兰艺术家,除了姓氏真的跟我们的早餐培根(bacon)一模一样外,也是十六世纪知名思想家、英国经验主义(The British Empiricism)先驱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旁系子孙。在艺术表现上,培根擅长用极度扭曲的人形来表达内心的困境,迫使他们将最私密、最丑陋的一面掏出来摊在观者前,并用平面色块、失衡的画面分割打造一座无形监狱,在释放出画中人那原始的野兽力量后,却又让他显得孤立无援。
虽然已在1992年过世,但培根的生平与作品目前已有相当完整的研究,《典藏投资》与《今艺术》两本杂志也都曾以专文报道其拍卖价值,知名艺术史学者王德育教授在本月专栏中亦深入地探讨其理论价值,在这里就不对此多做赘述,转而分析这件特定三联幅的内容、拍出高价的原因与历史金额背后代表的市场走向。
培根的肖像画数量虽不多,但在过去二十年间却愈来愈为人所知。《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背景的一大片金黄,让画面多了些许温暖的力量,这在培根上拍作品甚至创作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但其画中人物才是真正的话题所在。光听作品的名称即可发现,画中的主角就是另一位同时代的英国画家佛洛伊德(Lucian Freud)。培根与佛洛伊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竞争对手,但也有耳语指出两人曾擦出超友谊的火花。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两位艺术家间的确存在着难以言喻的紧张关系。知名艺术史学者Michael Peppiatt也认为,这幅1969年完成的三联幅之所以珍稀,「一个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画家描绘另一位杰出的画家」是决定性的因素。
《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无疑地造成一连串激烈地竞标,创下的好成绩也象征着当代艺术市场的巅峰。在过去十年间,所有艺术拍场中成长最惊人的除了亚洲二十世纪与亚洲当代艺术外,就是西方当代拍场。根据artnet的资料显示,2002年的当代艺术总成交额约为8.5亿美元,2010年中的15亿美元更一举超越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两大拍场,成交额自此一飞冲天,去年更达到史无前例的60亿美元,前景十分光明。但,也有不少学者、专家甚至是经济学家持反对意见,他们除了委婉地呼吁世人,艺术市场不是唯一衡量艺术品历史与美学价值的标准,更担忧如此惊人的高消费力不只将加深贫富差距,可能也预告接下来机能失衡的艺市泡沫。
佳士得怎么做的 ?
一个拍卖行与巨富联手打造的新世界
此场夜拍能缔造历史新高的成交总额,纽约佳士得的征件策略与行销手法是致胜的关键。打从征件初收进几件大作后,就更能说服其它手持精品、也有意愿要出售的藏家,磁吸效应导致效果加乘。佳士得用设定底价与预付保证金的方式担保作品能高价落槌,更以创造历史之名,吸引美国沃尓沃Peter Brant、参议员 Frank Lautenberg、名建筑师Robert Stern以及德国戴姆勒艺术基金会(Daimler Art Collection)等重量级卖家共襄盛举。
在完成超高品质的征件后,拍卖行内部从上到下、从北美到全世界,无不使尽全力行销,集满气后才能使出大绝招。除了大面积的广告覆盖率外 ,佳士得也将最具话题性的《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运到伦敦,于10月中的Frieze艺术博览会中展出,希望能吸引低调但财力雄厚英国买家。在最后的预展期间,更把大型的《气球狗(橘)》拉到洛克斐勒大楼的门口展出,霸气预告即将来临的好成绩。
但这样的好成绩绝对不是拍卖行一枝独秀就可达成的。这几年崛起的巨富与亚洲势力使市场对于重量级作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印象派与现代作品「货源短缺」的状况愈来愈严重,使得他们转而将庞大资金注入供给充沛、选择又多元的当代拍场。加上金融风暴后富人愈富、中产阶级收入停滞的现象,使得艺术拍场中不断出现超高价作品,有些更是贵得令人咋舌。
1972年出生的Wade Guyton与1955年出生的Christopher Wool是此场拍卖中最亮眼的新生代艺术家。Wade Guyton用Epson引表机印出的《无题》(Untitled)是此夜拍的第一号拍品,虽然240万美元成交价只能说是一叠开胃菜,却是艺术家个人的最佳成绩,超出高估价足足三倍。Christopher Wool的名气响亮许多,这次上拍的字汇画《现在启示录》(Apocalypse Now)喊出一句口号:「卖了你的房子,卖了你的车子,卖了你的小孩」。如此一件几乎无任何艺术表现的作品,靠着惊世骇俗的预言性质,也卖出了生涯新高的2648万美元,跃升全场第九高价,与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并驾齐驱。
长期以来艺市上作品的数量、品质、需求与价格间相互制衡,产生一个复杂却完整的市场机制。而一件又一件突破个人纪录的高价艺术品,让人不禁怀疑,这些作品真的有如此身价?我们绝不是否定它们的艺术性或经济价值,只是担忧两者间的失衡会进而让艺市泡泡愈撑愈大,有一天终将破灭。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一直是市场上最重要的风向球,决定着一件艺术品、一场夜卖甚至是一个拍场整年的成绩,这两年来主导市场的关键因素却是「钱」,没有金额上限的钱。这样的现象对艺术本身的发展是好是坏,真的值得长期观察。
掀开拍卖新页
此场拍卖的结果绝对是买卖双方的胜利,但是否也是艺术的胜利?无论人们如何定夺,这份荣耀无疑是属于佳士得的。它的远见与霸气、它的耕耘与付出都打开了一页新的历史。市场上预估作品价值的标准除了希有程度、艺术家的名气、作品状况以及买家间的竞争外,市场的信心度也很重要,而它正是这次佳士得能将艺术品价值无限放大的主要因素。
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当前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一日不减,庞大资金将不间断地注入拍卖市场,作品价格只会愈来愈高,这时尚在发展中的战后与当代艺术拍场就能提供更高的报酬率,新的历史纪录也是指日可待。7亿美元的总成交额虽空前,一定不是绝后,在未来所有的拍卖行将更积极、藏家们会更踊跃,但相信许多的艺术爱好者都很诚恳谦卑的企盼,在追求最高利益与创造历史的同时,不要让艺术拍卖变成一场纯粹的金钱游戏。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