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传国玺的典故有欧洲历史的支持

2013-12-30 18:20:00 未知

  中国有一句老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经济含意是:天下的人附地而生,但没有劳动力土地没有产出;强者为王,王要土地,也要庶民,所以国有地界,庶民生在那里就是那里的国民,要退出他往不容易。我相信在古时,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一国之内的所有土地皆为持有武力强势的皇帝所有。我曾经为了好奇而考查过一个印章的典故,属传说,是真是假今天难以考究。内容可信,因为欧洲有类似的史实。

  传说秦始皇帝造了一个印章,称「传国玺」,是玉造的,谁获得这个玺整个中国就是他的!后来该传国玺不见了,无数后人到处找寻,皆不获。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也要找这个玺,遍寻不获,于是自己造另一个传国玺。记载说,贞观十六年太宗造了自己的传国玺,意思也是该玺在谁之手天下就是谁的。传说是「玄玺」——「玄」可解为白玉,可解为黑色——但我认为该玺可能是当时也称为金的红铜造的。太宗命刻或铸的传国玺有「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八个字。

  传国玺这个典故是传说,但古时一国之地皆为王者所有有欧洲历史的支持。一九九七年之前,除了三小块,所有香港的土地皆属「皇家」所有。一八九九年,英国出版了Pollock与Maitland合着的《英国法律史》。那是两卷很厚的巨著,虽然有人批评为不可靠,我认为十分好——五十年前在阿尔钦的极力推荐下我拜读过。该巨著追溯英国法律的演进,主要是关于土地的法律,从皇上而下分发,有郡主分割制,土地使用的年期由短加长,也有以使用家族的寿命为期限,土地的转让权经过几种有趣的变化。这使我意识到使用权重要,收入权重要,转让权重要,但从生产的角度看所有权是不重要的。这意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建议北京把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因——国家保持土地的所有权对经济发展不会有不良影响。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