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画中的马
2014-04-24 16:20:11 未知
马为六畜之首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周易•系辞下》有云:“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说的就是牛与马的驯化。据史料记载汉代用于犁耕农业的畜力主要是牛和马两种。汉代尚马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马的画像石、画像砖,马的漆画、墓壁画等都是汉代对马重用、对马赞颂和尊崇的生动表现。马在农业、运输和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汉代产生马崇拜习俗的根源所在。
南阳是汉代的经济首都,重臣贵族层出不穷。作为南阳汉文化代表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中,马的题材也是最突出的特征除了在战争、田猎、车骑出行、农耕、运输、杂技里的马外还出现了肋出双翼自由飞天的天马。
汉画爱好者刘东阳收藏的一幅汉画拓片《丝路来客》中,马的形象异常生动。该拓片长98厘米,宽39厘米,图中6名身穿窄袖短衣、头戴护耳尖帽的胡人,分别坐在4匹骏马和一辆马车上。刘东阳告诉记者,汉画像石是汉代人日常生活的反映,南阳汉画多见胡马和胡人,是汉朝时期南阳与西域贸易、文化往来的有力例证。这幅《丝路来客》中,马匹高大雄健,奔腾驰骋的气势跃然纸上,其鲜明的形象与“马踏飞燕”的铜奔马如出一辙,可见汉人对马的敬重和热爱。“汉画中的马在生活、生产、军事等题材中都有出现,在反映神话传说的汉画中,仙人也驾驭着长着翅膀的天马,这说明马已经成为区分社会等级的重要象征。”刘东阳说,汉画中的天马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有翼,有的无翼实质是一种内在本质的神化是汉代马文化的升华是汉代先民崇马至极的必然产物。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马在古时是生产力的象征,马匹数量代表了国力的强盛。天马在汉代具有崇高的政治象征意义。汉武帝为维护和加强自己的统治,极力敦促臣民向天马顶礼膜拜,在全国掀起了“马图腾”的热潮。汉代先民出于对马的崇拜,创造出天马的形象,既体现了对先进文明的追求,也是汉人自信性格的体现。它不但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对外的综合表现与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杰作。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