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代曲搭脑靠背椅

2014-10-31 17:11:11 未知

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中的玫瑰椅(折背样)

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中的玫瑰椅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宋代玫瑰椅(二)

  根据椅身与足承的关系,宋代玫瑰椅(折背样)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 椅前无足承。这是多数玫瑰椅(折背样)的配置,譬如,北宋张先《十咏图》、北宋张训礼《围炉博古图》、宋佚名《孟母教子图》、宋佚名《罗汉图》和南宋佚名《南唐文会图》等画中的椅子均如此。

  ②椅前配置足承。比如,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右图)中的2件玫瑰椅(折背样)虽相对而陈设,但椅子的局部有所不同,配置的足承相应也有所区别。

  ③椅子具有与椅足连为一体的足承。宋佚名《十八学士图·观画》中那位背对观者、手拿团扇的学士所坐之椅是其代表,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作书》中的以竹藤制成的玫瑰椅(折背样)也是如此。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椅子的重量与体积,但是使得足承与椅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又便于放置,是当时的一种创新构思。而且它利用具有特殊纹理的斑竹为主要结构用材,结合弯曲的藤条,辅以攒接与捆扎的方式,使得椅子质朴自然,别具一格。

  ④ 椅子具有与椅足、扶手连为一体的足承。这种形态明显是在上述第③种椅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造型见于宋佚名《十八学士图·焚香》,画中在放置小香炉的大案右侧的那位学士所坐之椅不但其足承与椅足连成一体,而且在足承边上设2根立柱,分别与两侧出头的扶手相连,形成一种很别致的椅子造型与结构,在稳固性上比第③种椅子出色,然而后世难见效仿。

  若根据靠背的造型宋代玫瑰椅(折背样)还可分为有背板式与无背板式两种:北宋张先《十咏图》、宋佚名《博古图》、宋佚名《勘书图》、宋佚名《孟母教子图》中的玫瑰椅(折背样)均属于有背板式,背板上有开光装饰。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作书》中的竹藤椅也属于有背板式玫瑰椅(折背样),它与其他玫瑰椅(折背样)不同之处还在于其靠背高于扶手,若略去与椅足连为一体的足承,则符合明清玫瑰椅的基本特征。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中有一件玫瑰椅(折背样)也有此特征。也许,明清玫瑰椅的设计源头正在于此。由于玫瑰椅的矮背平直,颇适合放于窗下靠墙而坐,其舒适性虽然无法与其他的一些扶手椅相比,但其造型的简练匀称与外观的赏心悦目使得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从以上讨论的绘画中可见,这些玫瑰椅(折背样)频频出现在文人雅集上,说明当时这一新兴的家具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在这一社会阶层中比较流行。这种流行趋势一直到明代早期还保持着,如明初画家谢环画的《杏园雅集图》(镇江市博物馆藏)中就画有这种椅子。但随着其他家具的出现和完善,这种曾经在历史上流行一时的椅子则逐渐被其他椅子取代而难得一见了。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