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国家博物馆里的“医生”和“护士”
2014-11-04 10:31:19 董彩霞
丹麦国家博物馆缮藏部
安妮娅在修缮一幅挂毯
一间修缮工作室
人生病要去医院——挂号、检查、诊断、治疗,甚至住院,医生和护士们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博物馆里的展品呢?展出时,展厅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线一般受到严格控制。某些展品因其年代、材质和历史意义,还得到特殊照顾,被置于严格封闭的玻璃柜中。展厅中有时灯光很暗,人多时,几乎看不清。据说,世界上大的博物馆一般只有10 %的馆藏与公众见面,也就是说90 %的馆藏在展出前长期沉睡于库房。博物馆是如何保护和修缮文物的?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参观了丹麦国家博物馆的缮藏部。
不久前的一天,刚下完雨,空气清新,溪中的鸭子和树上的小鸟自由自在地戏耍着。缮藏部坐落在哥本哈根北部的Brede, 19世纪时那里曾是丹麦最大的一家纺织厂。当时的厂房、水车、厂主住宅、工人住宅、花园都还在,并构成国家博物馆丹麦工业史展的实物展品,缮藏部则入住几座原有的大厂房。
称缮藏部为医院再准确不过了,一间间工作室里都放着各类大小的工具、支架、药水、颜料、吸尘器和工作台案。走廊里放着刚刚修缮好的丹麦皇室和费德烈堡博物馆的订货。丹麦二战纪念馆去年4月遭受大火,整座展馆被烧毁,还好工作人员们及时抢救,将多数展品运出,现在“入院”修缮。遇到无法在缮藏部处理的,如教堂墙画,工作人员便“出诊” ,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在缮藏部建筑与室内文物处处长碧丽阁的陪同下,首先参观的是储藏科,这里主要负责国家博物馆内部馆藏,共有10几名工作人员,负责记录藏品的进出、运输、搬运、照相和预防性保护,工作人员安妮娅详细介绍了她的工作。
丹麦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有800多万种,一种藏品可以是一条维京船,也可以是3000个同一时期的硬币。一般缮藏部得知某地有“患者”后,便派人前去,然后就地包装,将其运至缮藏部。“病人入院”后,为了防止细菌危害整个库存,根据情况或许入隔离室观察、或许冷冻3天,去氧或是消毒,之后再进行修缮。安妮娅打开冷库,温度计上显示着摄氏零下30度。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在这个温度下3天后会被冻死。她还说,每一件藏品的每次进出除了笔头和计算机记录外,还要照相、写报告存档。
我们又去了一间仓库,铁门的密码只有她和同事苏珊知道。那里的每一件藏品上都挂着一个纸牌,上面标有编号和相关信息,纸牌规格统一,只用铅笔书写。每件藏品的底部和背面也贴有标签。每个储藏柜的一边挂着多个大本,上面记录了每件藏品的进出信息,同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清洁如何保持?安妮娅说,她和苏珊管理仓库的卫生。为了减少对藏品的影响,她们只用吸尘器,每年擦一次地,将布稍微打湿后跪在地上擦,绝不用任何化学清洁剂。储藏室的铁门旁放着一个小纸夹,它是这间储藏室卫生程度的见证。小纸夹上有一种粘物,可以吸引微型昆虫。笔者见到上面有两个一毫米大小的小黑点。纸架背面有自2007年以来每年的检查记录。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小纸夹上只见到过极少的小虫。碧丽阁补充说,皇家审计局除了来检查博物馆的财政支出,还检查管理和卫生。他们可以在计算机上随便指出某个藏品,我们就立刻带他们到仓库,找到相应的藏品实物。安妮娅说:“我非常喜爱自己的工作,感到责任重大。这些藏品属于所有丹麦人。只有我们把工作做好,大家才有机会看到它们。 ”
碧丽阁带笔者去见另一个也叫安妮娅的工作人员,她专攻艺术品修缮,手头正忙于修缮一幅挂毯。这个挂毯曾属斯卡维纽斯家族, 1914年时赠送给了一个教堂。二战时丹麦被德国占领,埃里克·斯卡维纽斯在战争期间担任过丹麦的首相兼外长,成为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挂毯也受到影响,被人摘下后埋入地下。多年后,一个教堂工作人员在挖墓穴时发现了它,把它扔在教堂的顶层。时过境迁,人们对它又产生了兴趣,上世纪80年代被挂在教堂,新近才交来修缮。
安妮娅说,这个挂毯刚送来时又黑又脏,还有很多水渍。它是棉质的,在丹麦是个稀罕物,是根据名画家拉斐尔的油画制作的。原作制于19世纪中叶,用的是油画色和油性保护胶。笔者问她打算如何修缮,她说用水彩颜料,之后加一层植物保护胶固定。为什么不采取原作方法修缮呢?安妮娅说:“丹麦国家博物馆的原则是修缮方法与原作手法截然不同,目的是让后人能清晰分辨修缮方法和原作的区别。这样,百年以后若再需要修缮,后人便可以去除我们修缮的痕迹,仍保持原作部分。 ”这种修缮方法要求高,因它必须是在对原作尽可能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安妮娅说,修缮工作最有意思地方在于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背景,常常要像侦探一样调查原作的背景和使用过程。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便去档案室查找资料,或找科研处,甚至到国外找专家帮忙。
一般观众看展览时只顾及展品如何,不会去考虑它们的背后还有多少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医生”和“护士”们,而如若没有他们的工作,真是难于想象还会有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展览呈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