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如诗读别有味

2014-11-28 18:18:47 未知

  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年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第一(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著有《茶山集》、《春鸣小草》等书传世。《茶山集》中写景诗颇多,如《桃花岭》一首:“陟巘疲千盘,幽壑屡延伫。遥见前山人,招手可共语。层峰起趼下,琐碎不可数。白云滃其间,倏忽若吞吐。深秋无定风,容易作晴雨。石窄滑不支,磵深危敢俯。螺旋已无径,蚁附或可取。人生苦局促,撇掖羡鸟羽。未尽三十程,曦轮过停午。”此类诗纯乎游山之作,诗中山水宛如画境。而茶山亦终以画名垂世。

  茶山曾随乾隆帝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其绘图刻石记事,画名随之遐迩大振。在乾隆藏书画编目《石渠宝籍》中收录其作品计160多件。看来皇帝对这位状元翰墨丹青的激赏程度毫不逊于对其文韬武略之赏识。被誉为“淡墨探花”的乾隆间大书法家王文治在所著《快雨堂题跋》中这样评说钱维城:“茶山司寇诗祖青莲(李白),书宗玉局(苏东坡),其画笔亦复高妙,在大痴(黄公望)梅花庵主(吴镇)之间。”

  品读其《松山馆图》,无疑更能获得卧游松涛林壑之无尽意趣。是图为水墨绢本大轴,描绘出文人、画家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山馆高筑于松壑幽深处。纵观此图,山取高远之势,气象恢宏,丘壑幽深,虚实相映,气韵沉厚而不失空灵,笔墨秀润,俊骨天成,堪为佳构。画面下方一泓潺缓,蓬船系岸;平坡之上,高士携一二随从,作渡入深山之状,意欲造访松山馆主,想必主人又将以山泉煮茶,相与抚琴玩鹤,谈诗论道……而高士前方巨岩叠嶂,路径幽掩,直似无端倪可寻;周遭长松,挺然拔起,虬枝密叶在空中交叠,翠障般遮蔽云翳;忽又见山岭起伏,腾然入云,高危空濛、云天无际;左上方山涧溪流,恍若一线自天际蜿蜒垂下,涧流之飞花溅玉与松声相遇,正浅唱低和奏鸣着天籁之音;渡过凌空石桥,松林拥护处,竹扉敞开,茅檐一椽掩没于山色云霭之中,便是松山馆了。谛视良久,无尽之意愈显弥厚,而画家的题诗,或更可见松山馆图所蕴藉的闲适之意:“松柏围庐筑土垣,一泓清水映柴门。良朋久坐晴窗下,促膝相谈肺腑言。”款记庚辰,为茶山四十一岁之作。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