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色里的京都国立博物馆
2014-12-02 11:11:12 野岛刚
秋色笼罩的京都,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和随处可见的寺庙、神社都点缀着艳红枫叶或是黄澄澄的银杏。漫步在大街小巷里,真是令人不亦乐乎。除了赏枫之外,秋天的京都还有一个令我期待不已的去处,那就是各地的美术馆。
京都有许多中小美术馆都拥有相当珍贵的收藏品。它们不会一整年都开放参观,大概会分别在春天和秋天开放几个月。因此,当秋天一到访京都,我就一定要去享受这个“赏枫和美术馆”一举两得的季节。
前几天,我到京都大学讲授了“亚洲学”,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非常充裕。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先参观了住友集团经营的泉屋博古馆,这里收藏了比得上故宫的世界级青铜器。接着是到访全面改装后新开放的京都国立博物馆(以下简称“京博”)。
京博中的平成知新馆刚刚落成,此次开馆的展览主题是“琳琅满目的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许多京博引以为傲的稀世珍品得以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自然要好好把握。
京博的本馆是红砖造建筑,已经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它是甲午战争结束后、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兴建而成的。当时日本正以帝国之姿崛起,想当然耳,这栋建筑物无疑是背负着当时“强盛日本帝国”的象征意义,带给人严肃沉重的印象。但是老实说,这样的京博似乎不太适合展示近现代美术的作品。因为建筑物本身的这股气势会将陈列在其中的细柔美的日本画与精巧的工艺品的光芒掩盖,使其黯然失色。
平成知新馆则弥补了京博这样的弱点。它由地上4楼和地下2楼所组成,其建筑师是以设计纽约近代美术馆新馆而闻名的谷口吉生。室内的采光十分充足,以直线为基调的外观给人朴实的感觉。
就是因为这栋平成知新馆的加入,改装后的京博令人耳目一新:纯净明亮的氛围,开放宽敞的空间,在守旧中融入创新,在创新中结合守旧,相互交织出温故知新的空间,让人不知不觉在这里就待上了好几个小时。
每当我进行有关美术的采访时,都会觉得美术馆不单单只是个装艺术品的箱子,更反映了管理方在建筑、企划、展览、热情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统整能力。这会影响到美术品的魅力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如何运筹帷幄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同样收藏了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但是作为博物馆的印象和展示方法是完全迥异不同的。一道菜肴也会由于器皿的不同,让用餐的乐趣增添数倍,而摆放美术品这道菜肴的碗碟,也许可以说就是美术馆。
过去的京博的确有很多珍贵的收藏品,却无法吸引大批在京都观光的游客专程赶来参观。然而在全面改装后,现在的京博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气象。今后再来到秋天的京都时,我肯定都少不了到京博走一遭,去接受大自然和美术的洗礼。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