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舞敦煌》的手作之美
2015-03-07 12:43:45 黄俊娴
《乐舞敦煌》获得了2014“中国最美的书”奖、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金奖两项大奖。
作者:史苇湘 欧阳琳
史敦宇 金长明
设计师:曲闵民 蔣茜
江苏美术出版社
书籍内页
在敦煌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除了飞天,就要数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了。从北凉到元代1000年间,不同表现的乐舞,几乎是朝朝各异,代代翻新。敦煌莫高窟也可以说是一部厚重的乐舞形象辞典,大多数洞窟里都保存有形象各异、姿态有别的乐舞,在琼楼峻宇、乐池舞榭中绘着成组成群的乐队和单人、双人的舞蹈,是我国文化史上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乐舞敦煌》是一本敦煌壁画中舞蹈声乐部分的临摹本,设计上希望在书籍呈现、作品本身与敦煌之间找到一种原始的联系和平衡,尽可能还原出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整书大部分都是手工完成,封面选用了特别定制的毛边纸,采用手工装裱拼贴效果。在内页的设计上,所有的画稿都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残卷效果。呈现出有年代感的凄美,与绚丽摹本的华美形成强烈对比。看上去是残破不堪,但实质是挖掘表现出了特质的美感。同时,这本手工书的制作增强了每本书的不可复制性,更加突出书籍本身的体验感。
第一次拿到《乐舞敦煌》一书,就被她的手工感所感动。这一本手工书,为体现经年风蚀的残缺美,内页在纸张做旧的效果上采用宣纸撕毛边再裱糊到内页的手工做法,费时费事。这些凄美的内页效果和绚丽临摹的乐舞壁画的华美相映照,质朴原始的美感沁人心脾。
设计师曲闵民介绍说,《乐舞敦煌》是比较专业性的书籍,但是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希望在体现专业性的同时,在设计上更多发掘作品气质,缩小与大众的距离感,从而吸引除专业人士之外的包括文艺爱好者、设计师、青年人等受众群体。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很多,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好的图书编辑就像一个导演,他参与了一本书成书的各个环节,协调着作者、设计、发行各个方面。只有编辑和各个部门良好地对接沟通过,才能最终达到书的理想状态。”
《乐舞敦煌》是集中展示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金长明这三代人对敦煌壁画的临摹本。在设计《乐舞敦煌》的时候,为了体现敦煌艺术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曲闵民大量采用了不同颜色种类的毛边纸,以手撕拼贴的方法装裱封面,整体呈现做旧的效果。所以说,这是一本故意做得“破破烂烂”的书。同时他还有一个匠心独运的小创意,这也体现了设计者自身情感的投射。曲闵民说:“我特地在书的侧面设计了一个铅条。一旦打开就不能复原了,我希望读者能用心感受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过程。”
前期的设计是创意问题,而一旦设计出来,如何把书呈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就是对制作的考验了。曲闵民说:“《乐舞敦煌》用到的很多工艺都是需要手工完成的,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个过程还是很好玩的。”
翻阅《乐舞敦煌》的每一页都可以和设计者一起享受在快时代做慢手工的成就感。起初,曲闵民去找印刷厂的工人跟他们说明情况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做到后来,他们反而主动献计献策,共同参与到了这场集体的创造过程当中。曲闵民说,这本看似“破破烂烂”的书,其实很多的工艺是很难实现的。毛边纸是特地去四川定做的,而由于毛边纸不好上印刷机,又去找丝网厂,为了上胶后纸不变形,大家又琢磨了很多点子。最终实现了这本书现在的状态。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