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祇园祭”首现香江
2015-07-22 09:22:54 未知
图:“始创瀛游夏祭”启动礼大合照
每年七月及八月,日本各地均举行规模盛大的夏日祭典,每个地方都各具特色,市民热烈参与,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今个暑假,始创中心将“日本三大祭”之一的“京都祇园祭”首次带到香港,把夏祭的精彩节目和热闹气氛呈现于大家眼前。
除了充满祇园祭色彩的“山鉾巡游”、“太鼓汇演”、“日本盆舞”和“瀛夏浴衣时装展暨浴衣小模特儿大赛”外,更首度联同日本收藏家举办祇园祭特色花车“山鉾”模型及精品珍藏展。瀛游大使何傲儿出席了“始创瀛游夏祭”启动礼,即场和大家分享夏祭型玩、型食、型买经验及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如置身夏祭场景
“日本夏祭”设有多个主题场景。始创中心正门以神社天门的鸟居、灯笼、太鼓、象征幸运吉兆的富士山、坚韧长寿的松树及带来福气的仙鹤。甫步入商场,即可见祇园祭的祭典象征巨型神轿“山鉾”及大型太鼓,豪华绚丽,配合大堂中央挂满色彩缤纷的日式灯笼,将祭典炽热欢乐的气氛立体地呈现;楼梯两旁更设有小食亭场景售卖日式经典小食鲷鱼烧及夏日透心凉的刨冰,充满地道的街头色彩。按照传统习俗,夏祭时男女老幼会穿上色彩缤纷的浴衣走到街上,庆祝盛典,而场内的浴场布置,让大家留影之馀,同时感受夏祭独有的浴衣文化。
“始创瀛游夏祭”日前举行启动礼,瀛游大使何傲儿除与大家分享潮游日本夏祭的所见所闻及与现场观众互动玩游戏,更首次参与小型山鉾巡游活动,与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推着华丽缤纷的巨型花车“山鉾”,边打鼓边跳舞环绕始创中心的外围街道巡游,十分热闹。
启动礼当日更有日本传统太鼓汇演及盆舞表演。太鼓被作为迎神之用,所以在宫廷演奏、战时号令、能剧表演中太鼓均亮相,节庆祭典中更不可或缺,经常是表演节目中的主角。而盆舞则起源于日本盂兰盆节,盆舞是其时众人聚集所跳舞蹈的统称。
祇园祭山鉾模型展
京都祇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列为“日本三大祭”。祇园祭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节庆活动,起源于公元九世纪,当时作为日本政权核心的京都为了平息正在流行的瘟疫,在位于京都中心地的庭院“神泉苑”,竖起六十六根矛(鉾),为全民的健康祈福,祈求驱除污秽,赶退瘟疫,活动慢慢演变成今天的祇园祭,“山鉾”亦成为祭典的象征。
山鉾是巨大的神轿或花车,整体高度可达二十五公尺,重量约八至十二吨,巡行时需约三十至五十人拉动。鉾车上层坐着一个装扮成神明的小孩,队中另有三十五至四十个队员负责奏乐。祇园祭于每年七月一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整个祭典最高潮的活动就是“山鉾巡行”。超过三十台山鉾在京都市中心巡游,每台都各有主题和典故,并以此命名,被誉为“活动美术馆”。
“山鉾巡游”在祇园祭中极具象征意义,为配合活动主题,始创中心首度联同日本收藏家举办祇园祭“山鉾模型及精品珍藏展”。微型山鉾模型向来为京都独有,而且不作外销,今次珍藏展的部分展品更是由京都一所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以人手制作限量生产,做工精细,色彩缤纷,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今次共有三十一台山鉾模型列阵出巡,加上其他祇园祭特色精品同场展出。
祇园祭山鉾模型及精品珍藏展于本月二十四日至八月三十一日于始创中心地面大堂举行。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