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快讯】保利香港2015秋拍:清乾隆妆花缎七佛像570万港元落槌
2015-10-06 13:37:35 未知
(雅昌艺术网讯)10月6日,保利香港2015秋拍“中国古董珍玩专场”在香港君悦酒店宴会厅举槌,共推出251件中国古董精品,其中,清乾隆 妆花缎七佛像 (一套七幅)以570万港元落槌(拍前估价:HKD 310,000-1,000,000)。
清乾隆 妆花缎七佛像 (一套七幅)
长250cm;宽125cm
妆花原意指用各种彩色纬线在织物上以挖梭的方法形成花纹。这种方法,在汉唐的一些挖花织物上(例如织成)均有出现,到宋元期间已广泛应用。构成方法是在地纬之外,另用彩纬形成花纹。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缎地、绢地或罗地上。在缎地上则为妆花缎。
妆花生产过程极为复杂(见注一),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选料、染色、络丝、打线、络纬、上机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妆花的织造费工费时。织造速度极慢,一天只能织两寸,故有「寸金换妆花」的俗语。
妆花缎的出现不早于元代(见注二)。明清之际由于工艺极其复杂,产量非常少,此产品仅用于宫廷及国礼。进入清代直至乾隆,妆花缎仍然是「非职官不得服」。据《大清会典》所载,乾隆时期宫廷所用计一百余匹,至嘉庆之后才流通于民间。
此妆花缎内容为过去七佛,即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及释迦牟尼佛。七幅唐卡的主体纹饰及构图大致相同,中间为主尊,坐于莲花座上,上有花果纹及璎珞作背景,左右两旁及下方有比丘和弟子供持礼敬,并置放各式宝物。外框分为数层,先有七政八宝纹,两两相对的五爪龙纹,然后有缠枝莲纹,色彩亮丽,而且在唐卡正上方有汉、满、蒙、藏文所示的佛偈,四边则有钦定所制之年号「乾隆丁酉钦定」,整体纹饰繁而不乱,织工精湛,细腻规矩,原该悬挂于清宫佛堂。此拍品以蓝缎作地,主体图案以金线勾边填满,以红、黄、褐等色纬线带出其他图案的颜色。上下裱布为正龙纹及黄地行龙,其间衬以祥云纹、火珠及莲花纹,纹饰布局严谨,疏密得当。
此拍品尺幅宽大,更彰显富贵堂皇之气,当为织造,至今保存完好,殊为难得,价值丝毫不亚于缂丝,其用料靡费,工艺复杂,花纹丰富,色彩艳丽,不负「其价如金」之美誉,当为缎锦物中之上品。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