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疆和田玉和青海料及俄料的区别

2016-05-17 11:17:04 未知

  现在对和田玉的产地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导致了青海料、俄料都被称为“和田玉”,目前也没有什么仪器能够准确的鉴定出“和田玉”的产地。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正宗的新疆和田玉与青海料、俄料之间的拿货价与卖货价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新疆和田玉和青海料、俄料的区别。

  光泽的对比

  青海料:外观上给人一种“贼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

  俄料:大部分一般的俄料的光泽偏向蜡状光泽同样也略带瓷性!好一点的也可出现油脂光泽。

  和田玉:油脂光泽明显,给人一种看着很柔和、很舒服的感觉。以上对光泽的对比,绝大部分是从实战经验来谈的,因为以上几种料在宝玉石学的鉴定指标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辨料更多的是从实践这一块出发的。大家应该多看,多对比。

  除了光泽上的不同,在颜色和透明度上新疆和田玉与青海料、俄料也有区别。

  颜色的对比

  青海料: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

  俄料:部分俄料中白里透着很淡的粉红色,大部分带了淡黄色,这种淡黄色与和田玉中的糖色有小小区别。而且俄料整体色调偏冷,偏僵。

  和田白玉:和田白玉中会泛青,白度很好的和田玉会在白中泛黄,不过这种很淡的黄色调与俄料的酱色有些区别,和田玉的有点象肥羊的那些脂肪中透出的那种黄色调。

  透明度的对比:

  青海料:①其透明度比较高。②青海料还常伴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其中“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造成。

  俄料:其透明度大多数为不透明,这点与和田玉较接近。

  和田玉:不透明或微透明!

  油份和手感的对比

  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凝脂性”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这可能是由于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常见“糖晶”、“冰晶”结构,所以才略显“嫩”的。

  俄料:“凝脂性”不错,不过,用手盘的话,出油比较慢,盘久了总感觉光泽还是那么呛人,也是就是光泽怎么盘也不柔和,而且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强烈。还有,油份总是出不来!这种现象的科学解析为:俄料由于中细粒斑状变晶结构的软玉产出比例大,矿物粒度不均一,因而在外观上才表现为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性”差,透光观察粒状感强(相对和田玉),光泽略带瓷性。

  和田玉:“凝脂性”绝大部分很强,用手盘的话,很容易出油,盘久了感觉玉的表面变得很润,很油,很有成就感!这种现象的科学解析为:和田玉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一般为0.001mm左右,表现在外观上即为:质地细腻,“油性”强,“饭粒”感弱。

  在棉絮和表面特征方面和田玉和青海料与俄料也有一些区别。

  表面特征的对比,这点主要针对和田玉与俄料的区别。

  俄料由于具有中细粒斑状变晶结构,矿物粒度不均一,这种结构导致它不好打磨加工,所以,大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也就是起伏感比较明显,这也是鉴别俄料的直接方法。

  而和田玉,山料也是可以出现这些班班驳驳的感觉,不过,由于组成和田玉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所以,和田玉中的这种感觉非常不明显,更多的时候有点象翡翠A货中的橘皮构造,而且其只出现在山料中。

  棉絮的对比,这主要是针对和田玉与青海料的区别。

  现在有些朋友说,青海料的棉点是孤立存在的,而且颗粒比较大;而和田玉是比较细小的,局部较均匀密集的分布。关于这一点,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就只能说是仁者见刃,智者见智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