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以西——塞上写生行(二)
2016-08-03 13:45:40 未知
写生团第二日从库布其沙漠的七星湖出发,一路向北抵达包头固阳县。来到固阳以东56公里的春坤山,春坤山位于九峰山北麓,海拔2340米,是包头市的至高点。春坤山上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内蒙古唯一一块高原草甸草场,生长着黄芪、奏艽,黄苓、柴胡等几十种野生药材,自然草种达三百多种。盛夏季节,这里是花的海洋,艺术家们流连其间,乐不思返。
宋秦晋
梦,有时也会成为现实。
我爱画画,我喜欢画闲草,更喜欢画野卉。来过草原数次,可来过长满各种野花的高山草原还是首次。
这片草原位于包头市北七十公里处的春坤山上,每天来这儿看花的游客不算少,我们写生团队在齐总引荐下有幸前来观赏,乘坐观光车刚进入景区,大家就兴奋不已,太漂亮了,太美了。红、黄、蓝、紫……尽收眼底,我一直兴奋的合不拢嘴,明明是梦里的东西,可此情此景就在眼前,一览无遗。
在山顶下了车,径直进入花海,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啊,黄色的虞美人在微笑、蓝紫色的菊花在欢呼、各种不同颜色的蓼草花、还有根本叫不上名字的穗状、点状、星状、瓣状足足有数百种花草在舞动身姿,摇曳不止,简直就是百花争妍,百草荟萃,用美的令人窒息一点都不过分,嘴巴不住地嘟囔着漂亮,真漂亮,手机不停的在定格她们的美,我也是被她们的俏丽姿态,自然顽强的精神所折服,我早已融入花海里,融入大自然中,曾经无数次想象和期待,在这一刻,梦成真了。
我在想,快乐原来是如此简单,一切美好都源于眼前这一切。
——宋秦晋
李勇
7月28日,昨夜画得很晚,幸好要等大部队,睡到10点半,都丽玛来接去她大姐家吃羊肉,又见澍雨、秦晋,新识养生大师栾经宏、张华夫妻,画家们身体多为亚健康,祈兄有心特意请这夫妻同行为大伙调理。午饭后出发,上车大睡,梦醒时却见到连绵不断的群山,主人说这就是著名的阴山,蒙古语称为“达兰喀喇”,意思为“70个黑山头”。它远比我想像的高大壮观!山上丘壑纵横,生长着星星点点的丛树,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山坡上,阳光照耀下的阴影与黄灰黄灰的土石形成鲜明对照。阴山是古今战略要地,也是南北方商贸交往的重要场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此折腰啊!过黄河就到鄂尔多斯了,山惭惭远去,土地越来越平,但还不是我心里那浩瀚的大草原!时间较晚,只能去看东胜的青铜博物馆,这里的青铜多为实用器,以兵器、工具、动物饰品、生活用具及车马器居多,都是小件,不甚精致,地域特征明显。一个区建设这么一栋博物馆,可见当年鄂市的繁华。圆祈的好友赵杰彦带着大伙驱车去市中心广场体会鬼城,鬼城不鬼,建筑物非常现代,绿化好,广场异常大,又立着许多大型雕塑,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么好的场地,正适合走路,趁着朋友们去看大喷泉,晒着骄阳,迎着风快走了一圈,畅快淋漓。
向乐老弟从包头转车来,好久不见,依然健硕开朗。他是本地人,久居苏州,故乡在他心中恍若久别的恋人!
晚上由圆祈兄的另一好友折总请正宗蒙古大歺,蒙古朋友好客,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再加上动人的歌曲表演,大家都喝醉了!
回到宾馆已经凌晨,但肚子太涨,相约治斌、澍雨、秦晋在宾馆旁边的公园醉走了两公里,回房关机立马鼾睡。
——李勇
范治斌
从包头向北,穿过横贯的阴山山脉,便是古老的县城固阳,再向北,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此行的目的是距县城几十公里外的春坤山,据说,那里有值得一看的景色。一路上低矮的山丘连绵闪过,满眼的翠绿,偶尔点缀了稀松的羊群,单调的景物让人不禁昏昏欲睡,偶尔抬眼,仿佛也是前一眼的再现。开窗,如水的凉风扑来,想起北京的炎热,心中暗自窃喜。目的地到了,忽地,人多起来,向远处眺望,没什么特别的景物,依旧是低缓的山脉,似在车上眺望到的远方。心中略有失望,但这样多的人前来,或许登上山,就有什么不同吧。观光车在向山顶行进的路上,风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寒冷。而两旁的草地里,满布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向远处望去,翠绿里隐隐地抹上了一层暗紫,或是鹅黄、深蓝……引得同行的宋秦晋都高声尖叫起来。及至山顶,大家已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野花了。确实,这是我在草原上见到的最为丰富多彩的野花,这些不具名的野花美得让人不得不为之驻足、仔细端详并面带暖意。花开的这样美,却并不娇弱,这样寒冷而缺雨水的地方,竟是这般地从容绽放,漫山遍野。突然想到,大家都是为花而来,而那些花,却从来没有等过人。花在无尽的年月里花开花落,而看花的人看花离去,多年后不复再来。
——范治斌
刘贞麟
梦中还想着七里湖满天的繁星,就被浩权急促的敲门声叫醒了,一看表:七点半。简单收拾就去吃早餐,据说这里四点多天就亮了。七点钟的太阳已经有了热度,很快的收拾行装就又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固阳县春坤山。
几个小时的奔波后到达固阳,当地书协的高主席已经和一个淳朴黝黑的小伙子等候,简单寒暄就直奔春昆山,行前了解固阳是个老城,有历史文化,学习书法的氛围很好,春昆山却是没有听说过,不觉打起盹来,突然在剧烈的颠簸中惊醒,车已经在半山腰。两边山石平缓而且少树,偶尔闪过一绺绺的油菜花和莜麦田。看似没有什么满意的写生景致,同行的人不免微微失望,很快到了山顶,满山的碧绿,在一片绿毯中星罗棋布开满各种野花。蓝色纯净、红色温润、黄色明亮。(花太多不逐一描述)在高原上看野花,主要的不同还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辽阔深远,每次来内蒙的收获就是浑厚淳朴,不论是地域的宽广还是朋友的盛情,抑或是下马酒的热烈还有蒙古舞蹈的开阔。这个地方的魅力就是博大雄浑、不拘小节的美!
永远不败的美,没有雕饰的天然!看完了野花,吹足了冷风、看过了最大的敖包。还要记得大口大口的呼吸这极其芬香的空气,尤其是从北京来的人们更加需要感受一下这原本的纯真质朴。
外在的美和自己内在的美相互生发,这应该是采风的本意了。不断的和大自然交流,不断的感悟,在物我、我物不断的相互印证下,才可以悟到艺术的真谛。这首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魅力无穷的路。
——刘贞麟记于采风第二天
阴澍雨
春坤山位于包头的北方,是典型的高山牧场。我第一次来到高山牧场,很新奇。连绵起伏的山上零星地点缀着几棵树,翠绿的草色覆盖着整个山脉,我还奇怪,这山上为什么不是梯田?一想这是内蒙,牧场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蒙古的特色。登到山顶,是一个大型的敖包,这是海拔最高的敖包,宏伟壮观。彩旗在风中呼呼作响,极目远望,苍翠群山中蜿蜒的步道上点缀着成群的游人,甚是渺小。正值暑期,这里的海拔两千多米,离中蒙边境非常近。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所有的植物都抓紧了时间,开出美丽的花朵,漫山遍野,真是醉了。
——阴澍雨
方向乐
北方以西——采风日记2
内蒙古向西,有雄浑壮美的阴山黄河,亦有苍凉辽阔的戈壁沙漠,还有富饶秀丽的河套平原。秦代这里曾设郡“朔方”,名将卫青、蒙恬都曾戍边于此,胡汉和亲的千古丽人王昭君也曾在这里度过了她三十余年的塞外光阴。古沙场狼烟烽火的悲壮回音与佳人吟叹北雁南飞的绵绵愁思为这里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诗意……
七月二十九日(农历六月廿六),正是父亲的生日。写生团安顿下来,画了一张写生,澍雨兄叫我趁着日落到后面的沙漠上走走。我们行走在库布齐的夕阳下,已经收敛了炙热的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托得很长很长,一直伸到了很远处的另一个沙坡的顶上。水鸟鸣唱着晚霞飞徊在七星湖的芦苇荡上面,天际远处的蒙古包安祥地等待着夜的来临,我看到了自己一串渐行渐远的脚印伸向远方……我在想,沙漠也许正是大地最坚硬的肌骨中的一片无情的柔软吧,它让你容易接近却又难以征服。正如人们踩在它身上的脚印,只是让风轻抚而过你却已经不能辩出你来时的方向了。我们今天却又亲眼见到了库布齐人用了几代人的努力在沙海中植下了的绿色生命。人面对这样的自然,是需要何种的坚韧与顽强才能在这浩瀚的沙海中完成愚公移山的神话呢?而这里的人们一定是坚强的像乌拉山顶的石头一般,才能从容的将一点一点的绿色植入库布齐沙漠的苍老的身体中。
晚上坐在空旷的星空下,远处传来了缥缈的酒歌声,欢快而悠扬。我想,这样豁达与乐观的情绪也许只有被天地锤炼过的躯壳才会表现得如此自如吧!
——方向乐
巨建伟
高处见物,凡心也阔
画者可分南北,南北之分,分于心性。心性之异,异于造化。古有道难,不易远行,而今路坦,可以游远。余生于平原,村落、树植皆是障目之景,偶有丘岗,所望不及数里,所以高处见物算是奢望了。有幸随“北方之西”写生团进入高原,激动不已。
引路高主席乃本地文贤,其云:春坤山顶敖包乃是蒙境最高点。我入团首日便是登此,是大吉之象。
登山之车随风而上,未见熬包,先浴花海,清风入海,不痴也醉。诸老师们随花四散,我也瞬间借调古人花草物像,一一对比。既可知古人之法,又可构自我之境,可谓神游也。
同游沉浸其中,手足举止亦不可释怀,无奈天色渐暗,阴云袭来,主席招呼尽早离山,大家方缓行撤离。下山车快,风也更疾,撩发扯衣,大解风情。正如范治斌老师戏言:“风亦不正经耶?”
而归,身宿固阳,心驻春坤。愿美酒助兴,梦回花海,诸位安晚,花海相见。
——巨建伟
潘一见
小时候,父亲带着还未上学的弟弟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文物考古培训,回来时带回了一把蒙古刀,刀柄上装饰着美丽的图案,镶嵌着各色宝石……对于一个从未远足过长江以北的我来说,内蒙那个遥远的地方一直是个谜。二十年后,我和浩权兄驱车跨越阿拉善沙漠,在导航仪无法到达之处走进胡杨林的远古战场、行走在烈火炙烤着的戈壁,寻找千年风沙吹过的印记、夜晚的草原上空银河系中无数颗星星闪耀,与天与地我从未如此亲近过……这里的姑娘美丽大方,小伙侠骨柔情,在马头琴的幽幽琴声中,杯酒畅饮,奶茶飘香,他们唱歌跳舞、策马奔驰……我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民族!
——潘一见
塞上写生花絮
(责任编辑:张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