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官窑清粉彩明斗彩 做工精湛享誉海外

2016-08-18 18:06:32 未知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

  上图青釉开片三足炉:高:8.8cm,口径:10.7cm,此器物简单朴素,圆口,短颈,扁圆腹,下承以三足。通身施青釉, 釉色匀净,釉面坚实,瓷质精良。釉面自然开片,开片不规则,制作工艺精湛,品相完整。粉彩春景图碗:高:5.4cm,口径:11.1cm,底径:6.7cm,此器物圆口,弧腹,圈足。内壁及底施白釉,釉色匀净,釉面坚实,外壁绘粉彩春景图,构图简练,笔道流畅。制作工艺精湛,品相完整。斗彩鸡缸杯:高:5.8cm,口径:8.1cm,底径:3.5cm,该器撇口,弧腹,高足,足内中空。胎薄如纸,釉色莹润,胎体洁净,青花色泽淡雅,填彩鲜艳,外壁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高脚底有横款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圈足一圈溢黄。

  斗彩瓷器是瓷器中最为名贵的种类之一,在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之说。与清朝的珐琅彩一样,明代的斗彩同样作为宫廷御用的瓷器,做工极为精湛,因而非常贵重。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成化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结合相成的新工艺、新品位,而使成化官窑瓷器被后人列为诸窑之首,而作为“成窑上品”的斗彩更是声誉极重。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