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元代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折沿盘
2016-08-24 11:03:13 未知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继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之后,盛开的一朵奇葩,结束了元以前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元青花瓷器出现许多新的器型,装饰上更是展现一派新工艺。从迄今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器创始于唐宋时代,至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熟,元青花瓷器的突出特点,造型古朴端庄,地釉青白坚实,花纹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壮美之感。这一优秀瓷种在当时除供国内社会上层使用外,大量产品作为外销瓷出口。
镇江扬中永鑫堂藏有一件元代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折沿盘(见图),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盘口为菱花口,折沿,浅腹,平底。内底绘两只鸳鸯戏水于莲池中,顾盼生情。口沿一周为卷云纹。这种池塘小景称为满池娇,元代画家柯九思《宫词十五首》中有一首:“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柯氏自注云:“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可见“满池娇”是宫廷服饰上的一种图案名称,描绘的是池塘中的小景。
元代青花平底盘,其造型在宋金金银平底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用途当为托盘,与盏(盅、杯)、青花执壶或青花玉壶春瓶为组合,如安徽省太湖县白里镇阮氏墓出土元青花芦雁穿花纹菱口盘、青花花鸟盏和青花花卉纹执壶一组;山东省青州市青州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出土青花葵口盘、青花菊花纹葵口盏、青花龙纹玉壶春瓶一组。北京昌平县元代墓出土一副青白釉盘和把杯,出土时把杯置于盘上,为我们了解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实证。盏放于盘内,为盘盏一副,加上执壶或玉壶春瓶,这是考古发现中最常见的元代酒器组合,是酒筵中的主要用具。除盘与盏为一副外,还有的是盘与匜为一副,如安徽省安庆市元代窖藏出土的青花葵口盘和青花折枝花卉纹匜,为盘匜一副。《说文》:匜,盥器,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左传》“奉卮沃盥”。一为酒器,一为洗手器,今概称酒器,曰卮匜,失之矣。匜是春秋时期常见的青铜礼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其用途、样式不免有所变化,至元代,匜可挹、可斟、可饮。与壶瓶、盘匜构成一组组合的酒器。
元代青花平底盘的功用与宋金金银平底盘的功用一样,均为承放盏的托盘,也称为承盘,在酒宴上向宾客劝酒时承盘与酒杯配套使用,又称为劝盘与劝杯。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