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瓷亦美 价格低收获大
2016-09-01 09:16:54 未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五代越窑青瓷的赞美。其实,对受越窑影响很深的龙泉窑青瓷来说,称其釉如“九秋风露”,其色如“千峰翠色”,也是十分妥帖的。宋代龙泉窑瓷器以釉色取胜,釉层肥厚如凝脂,纯如美玉,以无纹片者为贵。古代中国瓷器推崇“南青北白”,“北白”即以邢窑为代表,“南青”以越窑为代表,龙泉窑属越窑青瓷系列,在宋代达到高峰,其颜色有豆青、淡蓝、胎青灰、灰黄、草米黄、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亦最为名贵。北宋时器型以碗、盘、壶为大宗,以及少量的钵、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规整。南宋晚期的器物种类更加丰富,除了日用器皿外,还增添了文房使用的砚、笔筒、笔架、水注等。还有一批仿商周、春秋时期青铜器和古玉器式样的觯、觚、鬲、琮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今天,莹润如玉的宋龙泉窑瓷器,整器存世数量有限,其价格颇高,在一些拍卖会上动辄上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民币,并非普通收藏爱好者和工薪阶层所能承受。其实,收藏一些宋龙泉窑瓷器精品的瓷片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它的价格便宜,在一些古玩市场地摊上一般的也就三五元钱一片,好一点的数十元乃至数百元也可以收入囊中。日积月累,笔者收藏了不少心仪的龙泉窑青瓷片。如图上左为南宋龙泉窑竹节瓶的瓶颈,残件高13厘米、口径5.8厘米。其釉温润,色近梅子青,堪称龙泉窑精品。图上中为明景德镇窑香炉残件,口径11厘米,高9厘米。胎灰色,釉水厚重,灰青色,无纹片,炉身一圈凹凸纹,炉底露胎,呈火石红,香炉脚作长须老人头纹饰,可以想像该件完整时,是何等漂亮。图上右为宋龙泉仿官窑罐状物的底部,底径约13厘米。无纹片,釉水内敛无光,类似南宋官窑的风格,极有可能是龙泉窑为宫内烧制的器物。图下左是南宋龙泉窑小碗片,粉青开片,最宽处9厘米,是我收藏的瓷片中最有玉质感的一块。图下右是宋龙泉窑碗,口径12.5厘米、高4厘米、底足5厘米。呈梅子青色,收藏时已碎成四块,尚缺一块。此碗釉水晶莹剔透,四周装饰莲瓣纹,可谓碗小而精致。
收藏龙泉窑古瓷片,花钱少,收获大,可把玩,长知识。作为标本,它还是收藏龙泉窑瓷器最好的老师。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