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自修的心象

1993-05-09 11:08:03 张羽

  从绘画性的表现性和抒情性的风格角度以及通过宣纸的水墨性表达的快感和自由,其实我很难放弃经过四年的,已经被人们认可的《扇面系列》和《肖像系列》的水墨画创作。但理智还是使我依然决然的放下了曾经得心应手的快感,开始我新的创作《随想集》系列。

  客观的说,没有俄罗斯之行,就没有《随想集》作品的诞生。俄罗斯之行对我的感觉是特别的,不知为什么,好像自己经受了一次特别的洗礼,使我在精神追求上有了一个更为宽阔的理解和认识,也从过去的小我转向大我。当我几乎走遍了莫斯科、圣彼得堡所有的教堂的那一刻起,艺术的行为成为我精神追求的永恒。也使我的视线从本我的个体及地球的表面转向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宇宙。更使我从感性绘画的水墨淋漓转向更为理性的、分析性的绘画方向。但,感觉或直觉依然是我启动创作的第一个环节和必须的基础,理性的控制和把握会使呈现的问题更为明确、更具针对性。

  当然,对现代水墨的探索与推进,已然是我不变的水墨文化立场。

  《随想集》所呈现的不是我对宗教的表述,而是我对生命中的生与死的再次感悟。人生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当感受了、体会了、经历了、才会有悟及道,才会勇敢的与精神相伴。于是,它只是我在绘画过程中呈显出来的一个泛宗教似的精神信仰。更主要的是我通过《随想集》创作的现场,将中西绘画中的一些我认为可以利用的元素并置一起,融合成为我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种方式我希望是独特的、富有新意的、也是现代的。同时,更能为水墨注入一种新的生机和新的可能性,促使水墨更具有开放性,从而向现代转型。并在传统水墨体系之外开辟新路,建立水墨的新秩序。这是我的水墨理想,更是时代的要求。

  人生的过程,是自我修行的过程。而对艺术家而言,绘画的过程,既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又是呈显自我心象的现场。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控制自我能力的过程。因此,《随想集》的创作,既是艺术的表达,又是表达的自我控制。比如,对于水墨的使用,我改变了过去《肖像系列》中强调水墨性的丰富变化和自然渗透机制,并舍弃丰富的色彩。主观上有意控制水墨性的自然流变、不可预测性,增强水墨的受控性、单纯性。以次来强化水墨作品的视觉张力。

1993年5月9日于天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海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