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对“文明污染”的发问和思考

1998-09-05 11:46:20 黄专

  魏野将他近期的创作集中在像环境污染这类主题上(如架上作品《向日葵》、行为作品《未来自助餐》),他尝试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一种心得图像志,譬如他将向日葵比喻成人类的化身,并力图表述它在高度文明下的“污染状态”,而他要揭示的问题是:科技让人类走出蒙昧,但它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是环境。我想,这里的环境应该既是指生态环境,也是指精神空间。这些作品几乎使我们回到了自维科、卢梭就开始了的那个对“文明”进步性进行怀疑的传统,在“后工业化”时代,贝尔曾将这种传统表述为经济、政治与文化结构间的“文化矛盾”,在他看来后工业文明是以人的非人性化和非宗教化为代价的,是以消弭人的工作和生活的终极意义为代价的,甚至后现代主义也没有调和这一矛盾,相反它正好是当代文明屈从于世俗化的经济结构的产物。(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我不知道“文明的非进步性”这一主题对于一个生活在第三世界的艺术家有何意义,但我们的文化和艺术的确充斥着由物质自卑感导致的侏儒色彩,在一个受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驱使的社会中,“文明的污染”不仅使我们的当代艺术逐渐丧失了它的人文主义的前卫性,而且使它丧失了提示本土文化问题的机能。

  在北京,魏野也许是一位边缘画家或另类艺术家,他的创作也经历过多次转折,但我觉得他近期的这些作品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当代问题,他需要继续做的是如何使这项工作更为深入具体和更具“直接性”。无论如何,他的创作为我们当代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可能性,我们的文化也许不需要建立一种新宗教来消弭“渎神的”世俗文明的侵蚀,但我们却的确需要这种新的、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发问者和思考者。

1998年

(责任编辑:张红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