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永红的作品——焦灼感的直觉现实

2006-01-07 10:46:58 未知

  ’85美术新潮时,宋永红和他哥哥合作的行为艺术《一个场景的体验》,即为人所知。他们将自己包裹、涂抹成红白两色,在自行设定的、带某种象征意味的、铺天盖地的红色环境中,自由而近乎潜意识行为近半小时。如果说该作品只是以身体对环境进行模拟性的体验的话,那么,宋永红自1998年的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校园生活》起,则直接面对自身的现实环境,并通过自己内心最愿意接受的敏感点,对现实环境作了极个人化的近乎偏激的解释。正如他所言:“我的投注目标是我对自身环境的兴趣,超越理性的习惯势力,实在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生活环境提供给我最基本的创作因素,把意想的成分揉到画面里,抽离出最可信的动人局部。我不相信一些概念能解决艺术家的灵感问题,我只相信直觉,有许多烧灼感的直觉现实。”对这种“烧灼感的直觉现实”的关注在宋永红的作品里贯穿至今。  《校园生活》是一组铜版画。紧缩、僵硬的人物造型,锐利的黑白铜板线条加强了凝固的形体感,将日常生活中通俗而熟悉的场景完全陌生化,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乃至现代人的无所事事的无奈与悲哀,以及性的压抑与焦灼。1990年至1991年创作的一批油画如《年轻人》和《清净环境》等均是这种状态的延伸,表达方式也很类似。这种状态来自内心深处的不平衡感,然而宋永红把画面处理成一种看似平静的样子,仿佛把内心的不安和骚动都凝固了。而且,宋永红总是在窥视生活中难言的荒唐现象,并将这种现象加上他个人化的理解定格在画面上。木偶式的人物造型,凝固一瞬间带隐私感的姿态和表情,使看似安静的气氛中透露出一种压抑的荒唐和病态的幽默情绪。可以说这些作品显露了后来风靡全国的玩世写实主义的端倪,并使他成为玩世写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宋永红的作品一向善于以一种漠然、嘲讽和窥私般的旁观态度,在普通的生活中发掘那种既无聊、恶心,又装模作样的滑稽,揭露出日常生活中人的狼狈、可鄙、可笑的行为,近年的新作《北京胡同》、《故宫护城河》、《在泳池边》等更趋成熟,尤其是作品中艳俗色彩的使用,呈现出一种与画面人物、行为相吻合的庸俗感觉,加强了作品的泼皮和冷嘲式的幽默感。

(责任编辑:于宝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