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期:2006纽约亚洲艺术周另一亮点
2006-04-07 13:48:34 未知
林华田离开佳士得后 首次以策展人身分出现
离开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之后,Anthony Lin林华田全心投入「慎希阁」个人的事业。今年3月25日至4月1日,经由多时的规划;在纽约的Gallery of Hazlitt推出首度策展的【Icons and Iconoclasts】展览,超前纽约的亚洲艺术周(3月31日),相信以林华田的丰富人脉连,势必成为一大亮点。这项展览作品从古美术雕塑文物到亚洲当代艺术,主题是从所谓肖像(泛指动物与人)图腾在不同时代的演绎,来谈所谓的偶像与非偶像的形制转变。林华田企图通过古今雕塑作品来引出深沉的美术议题,但形现于外的语言则显得轻松自在。 林华田在接受《CANS艺术新闻》电话采访时提到,这个展览的中文名称,他始终很难决定,因为如果依照字义来翻,那就是「偶像与破坏偶像的人」,但这样的翻译有觉得没有那么贴近自己的想法,因此最后决定就不出现中文名称。他说,做这个展览的过程,一开始是先选了作品之后;接着则着手编书,所以这个主题是由展览与出版品一起呈现。他表示,这个展览最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所贯穿,也就是高古的佛像艺术、佛像与当代艺术所连接,总计有38件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是以雕塑为主内容。他特别提到,整个2500年的美术历史,事实上经历过许多不同阶段的变化,最早的高古佛像艺术里面,由于神话色彩比较浓郁,在所表现出来的号讯上,多数会出现怪兽的模样,而比较高阶的佛则都以龙凤的形制出现。在这个单元主题中,林华田举证了许多所谓动物肖像的玉饰及文物,来点出这个主题的内容,文物的年代包括从周代晚期、战国时代到汉代。至于第二个单元则是佛像艺术,作品的年代则涵括北魏时期到清代干隆佛像,林华田指出,具有吉祥寓意的佛像或菩萨,除了代表人对于生命的祈许之外,同时也可以从佛像的艺术演变来看出中国帝国时代的文化特质。最后一个单元则是当代艺术。尽管专长是在古美术范畴,但是林华田这几年对于亚洲当代艺术的关切,尤其表现在他对于香港佳士得在亚洲当代艺术拍场上的支持。他提到,中国在20世纪初五四运动启蒙了所谓新文化思想浪潮,出国留学带动了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上的精神改变,使得当代艺术的发展面貌产生很大的丰富性。在这个单元里面,他举陈了杨茂林、展望、罗速(译音)、邵幡(译音)、张伟(译音)、刘立国(译音)、蔡志忠,在这个单元,林华田则大胆提出比较颠覆性概念,也就是形身已经没有制化概念。林华田提到这个展览,语气显得极为开心,也充满着诸多的期待,希望这些来自私人藏家的作品,也能为纽约亚洲艺术周开启另一扇欣赏的文化窗口。
(责任编辑:雅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