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哈瓦那双年展“古巴•巴西”艺术计划
2006-05-29 20:58:32 简上闵
这项名为「古巴•巴西」艺术计划(CUBABRASIL),今年已是第二度参加哈瓦那双年展。本计划于2003年由德国柏林艺术家发起,至今共募集17位来自德国、古巴与巴西的艺术家一同投入计执行。 选择古巴与巴西的理由何在呢?根据张贴在本届哈瓦那双年展会场的解说,这是首度将拉丁美洲的艺术活动提升到国际层次之艺术计划。尽管多数古巴人使用西班牙语,而葡萄牙语则是巴西的主要语言;然而两国地理位置接近,不论在过去的殖民文化、人种起源,甚至是19世纪大量从非洲买入黑奴的诸多历史因素都多有类似。这样的历史背景,也让我们看见两国不论在现今的艺术、音乐与宗教习俗上都互有对方的影子。 虽然当前古巴与邻近国家的政治互动仍趋保守,但经由西方艺术家来激活「古巴•巴西」的城市对话,从艺术的观点切入再出发,的确有助于两国当代社会文化交流。 谈到城市艺术,就必定脱离不了城市里的人群。这17位艺术家分别在古巴、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街头,以移动工作室的形式,定点募集当地的街坊群众、学生和儿童一起参与针对此计划所设计的系列活动。也正因为艺术家的涉入,从中发掘这两个城市中可运用的元素,进而将城市样貌妆点得更为缤纷多彩。他们挑选的地点,多数是依然被忽略的城市角落:缺门少窗的破旧危楼、脏乱的街角巷弄。该画的主要宗旨为:「我们必须为这些城市的暗面,添加色彩,注入活力。」因为许多生活在贫穷社区的民众,连家中墙壁的基本底漆都负担不起,更遑论加上颜色或图案。 从亚洲、欧洲到美洲,喷漆艺术(Aerosol Art)俨然成为一股全球现象。世界各地有愈来愈多的艺术家开始着手进行以城市为画布,喷漆罐为画笔的城市涂鸦创作;而「古巴•巴西」艺术计划,则是首度把喷漆艺术介绍到古巴。有别于传统喷漆艺术技法,艺术家们添加了乳胶 (latex)、油画颜料、笔刷工具,搭配喷雾罐混合使用。这一切似乎也正呼应着「古巴•巴西」艺术计划的子标题:碰撞-融合(Collision-Fusion),是两个拉丁美洲社会的文化碰撞、是艺术家与城市人群的面对面接触、是跨国界人文关怀、是新材质与喷漆色料的创意流动,也是促进两国城市艺术更多交流互通的新可能。 本次双年展中,也有多位拉丁美洲艺术家的作品涉及喷漆艺术议题,譬如:乌拉圭艺术家奥斯卡•柏尼拉(Oscar Bonilla)的《符号蜂窝/系列二》(Series 2 “La Colmena de los Signos”, 2005),是先在纸板上挖出图像的阴影部位,再以黑色喷漆喷在公共场所后的摄影作品;以及来自哥斯达黎加的阿雷汉德罗•拉米雷兹(Alejandro Ramírez),其作品《美丽故乡哥斯达黎加的野蛮行动》(Acción Vandálica en mi linda Costa Rica, 2004),是以类似KTV伴唱带方式呈现的录像装置,约莫三分半的过程中,观者将听见某位并未现身的老兄,跟着画面上的字幕唱完一首旋律轻快的哥斯达黎加爱国民谣,不过每一句歌词都以喷漆预先喷在各种城市生活对象上(有一两句歌词是正在喷的过程)。这些对象包含:路边废弃的原料桶、行道树与工地建筑隔板。另外,「古巴•巴西」计划里的艺术小组「Neon」(霓虹),挪用他们自己绘制在城市里的喷漆涂鸦,以聚酯塑料把原本平面的图像具体化成雕塑作品,完成后喷上颜色,再次与其它的城市元素结合成新的装置作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