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巴塞尔日记·终点的起点

2006-06-21 19:13:03 未知

  2006年6月18日 19:00 am  出人意料,第37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一下几乎是不合时宜的中国锣声中拉下它最后的帷幕——尽管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仍然与中国当代艺术关系疏远,没有一家中国的本土画廊真正而独立的参与其中。18号下午七点,伴随着100多架私人飞机、无数泊在VIP停车场的劳斯劳斯和宝马的消失,数日来在博览会流连的观光人群也都纷纷离去。而与此同时,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组委会在展场3楼的原VIP厅专门为世界最大的金融结算银行UBS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会——作为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最有力的赞助者,UBS的银行家们也是巴塞尔博览会积极的参与者。这场盛宴中被热情款待的还有依然停留在巴塞尔的重要媒体、收藏家和画廊经纪人。在这里,我们品尝到顶级的法国香槟、古巴雪茄和瑞士传闻中只能保留三个小时的樱桃酒心巧克力。奢华的规格让我们感受到UBS之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重要,或许,如果没有他们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都始终如一的强大支持,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根本难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2006年6月18日 22:00 am  搭乘从巴塞尔出发返回苏黎世的列车,我们和许多远道而来参与巴塞尔艺术盛会的人群一样,消失在这个前几天一直被媒体镁光灯聚集的地方。很难想象,短短几天巴塞尔吸纳和吞吐着从世界各地涌来又匆匆离去的五万人群。回程的途中,作为今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唯一参展杂志的执行主编,俞可感叹道:纵观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全程,对纯粹的中国画廊要进入样的展示和国际性的收藏游戏,仍然需要做相当的努力。第一,中国画廊需要一种国际性的视野,不能只将目光盯在国内,因为,在巴塞尔博览会上,一个大牌画廊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就是没有地域限制的经营;第二,尽管近两年来中国国内艺术市场火爆、价格飙升,但它存在的隐患是误导了艺术家努力的方向,同时也给中国当代实验艺术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第三,无论是画廊还是国家,都应该有文化推广上的策略,而中国的画廊应该与相关的艺术机构、批评家、策展人、媒体展开积极的互动,这样的联合才能使自身在国际领域的交往中具备身份和力量。第四,语言、外交、穿着、礼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仍然是中国画廊和艺术家进入巴塞尔所需要修炼的。  而在瑞士生活了17年的中国艺术家杨星来告诉我们,当他第一次观看第20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时,唯一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只有赵无极; 而17年后的今天,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仍然不超过20个。如果把这不到20个人分摊到17年中,那么每一年只有不到一个新的艺术家进入到这个引领世界艺术市场的展示平台中。而且,代理这不到20为中国艺术家的画廊,在参展画廊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不光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而且,也没有引起足够的画廊和收藏家对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应有的兴趣、关注和理解。但值得庆幸的是,第37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终于看见了第一家中国艺术杂志《当代美术家》应邀进入了顶级的世界艺术杂志层次摆开了自己的展位!他希望,更多中国自己的画廊能像中国的媒体一样,在不久的将来站到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舞台上——如果中国当代艺术要借助这个舞台的话。  尽管第37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留给我们很对多难以实现的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同时带着良多的感触和思考,期待着下一届博览会的到来。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