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该给行为艺术“会诊”了

2006-12-18 13:08:17 刘海明

  今年5月,在南京博物院举办“实验空间”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成都美院女生王桂权展出了自拍下体的图片,引起争议。女性的下体图片是不是艺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艺术”本身是主观的。一个夜壶,国外的一个行为艺术家,愣说它是艺术品,公开进行展出。如今,又一件比较另类的行为艺术作品,在南京粉墨登场了。  12月16日,《我们的障碍》当代艺术展在南京艺事后素现代美术馆开幕。成勇一件名为《会诊》的人体行为作品,在一位裸女郎身上画满了盲文,几位盲人围坐其边为其会诊,诠释人类心理、人格等“我们的障碍”艺术主题。(China Foto Press 2006年12月16日)   笔者对这件行为艺术作品的解读,用一个公式表述:“裸女+盲文+盲人医生=会诊”。这个行为艺术如果是艺术,它必然是矛盾的。盲人没有视觉,盲文的发明,是供盲人“摸读”的。盲文写在裸女身上,“会诊”的医生又是全是盲人,这些医生如果“会诊”?是君子动嘴不动手式的望闻问而不切,还是根据裸女身上的盲文内容查找“病因”、进而作出判断?诚如这个当代艺术展的名字“我们的障碍”那样,艺术盲人的我,看不出这件行为艺术作品能会诊出个什么结果。也许,这正是我们的障碍所在吧。  有人说,不离谱就不是行为艺术了,行为艺术追求的就是“第一”。第一意味着创新,创新的东西,有艺术的成分存在。不过,真正的艺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创造出具有永恒的美。遗憾的是,时下的许多行为艺术家们,剑走偏锋,陷入了追求第一的创造误区。这种艺术取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行为艺术堕落成猎奇的闹剧表演,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前段时间,和清华毕业的一个美术硕士闲聊,他批评艺术专业的个别老师在台上是瞎讲,坐在下面学生不知道老师讲的东西是错误的,只能瞎听,甚至为之陶醉。艺术教育被误导,导致一批新生的艺术工作者的素质堪忧;被艺术家误导的观众,其艺术修养,面临着变味的危险。艺术,在稀里糊涂之间,又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变成了艺术家的随意诠释。真正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其实用不着艺术家本人过多的自我诠释,欣赏者自己是可以再生产出特殊的意义的。问题在于,现在的行为艺术,单凭观众的观摩和猜想,能和创作者的本意不谋而合吗?以《会诊》为例,参观者看到的是裸女和盲人,以及不知所为的表演,至于说“会诊”“我们的障碍”,依我看,有些障碍分明是作者自我假设、或者说自我设置的。  行为艺术越来越荒诞,越来越受众质疑和讽刺。行为艺术家们如果不想被当作这个社会的异类,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后给自己“会诊”一下。会诊的专家中,可以有精神病科的,但更多的成员,应该来自文学、艺术、哲学、美学和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领域,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体为行为艺术把脉问诊,开出疗救的药方。  病态的行为艺术,病得不轻的行为艺术家们,借着《会诊》,您们就身体力行一次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