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克作品《第18号》 美国艺术三百年展今日闭幕,波洛克《第18号》成议论焦点——— “我们就是冲着波洛克来的!”在中国美术馆展厅,两位观众毫不掩饰对这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崇拜,向记者表示自己是慕名而来。但同时,站在波洛克作品《第18号》面前,他们也显得相当困惑,反问记者:“这些像是随便洒上去的颜料就成一幅画了,你说说这美在哪儿啊?” 开展近两个月的大型展事《美国艺术三百年———适应与革新》今天即将闭幕。记者发现,这幅首次来到中国、由艺术家波洛克在1950年创作的作品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就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座谈中,一位传媒大学的学生对这位大师的“质疑”颇具代表性,她当场提问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这幅作品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人的作品,会这样出名吗?如果这幅作品产生在中国会受到如此关注吗?”而此前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在座谈中则表示,“波洛克的这幅画让你说不出来美在什么地方,是一种复杂的简单,又是一种简单的复杂。”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者王端廷则认为,波洛克作品的名字很简单,画面看起来没什么具体形象,实际上构图非常严谨,代表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最本质的特征———是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三者结合的产物,形式是抽象的,情感表达也是无意识的。 有趣的是,就在去年年底,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刷新纪录,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绘画作品。 相关链接 欣赏抽象艺术存在断层? 如何从画面理解波洛克,成了今天中国观众们面临的难题。作为此次展览的志愿讲解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范宇萌对此深有感受。“我觉得每种艺术都应该放在大背景和社会的大潮流中来看,不能说单独面对,这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问题。波洛克正好处在美国历史发展的那种时刻,他要用抽象表现主义弘扬美国的本土精神个人主义。正因为有了这样大的时代背景,才能了解这样一种形式,如果单纯从一个时代背景或者一种意境下单独比较,这样可能会缺失了艺术本身想要表达的意义。” 然而,记者注意到,来美术馆参观的大多数观众并不具备如此的艺术知识的储备。他们在许多作品,特别是现代主义作品面前显得一脸茫然,更习惯于等待讲解员告诉自己“画上究竟画的是什么”,而不会在作品面前去感知,去寻找和画家情感的共鸣。 有人比喻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就像是一道谜语,因为艺术无法言说。但是,大多数中国观众并不习惯这样的欣赏方式,不会用自己的想法猜测画的内涵。在审美过程中,缺少了“想”的体验,也就缺少了“美”的感受,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一个断层。
全部评论 (0)